喝:酒適量 茶因人而異
喝酒一定要堅持適量的原則,過量飲酒又不能代謝出去會對內臟造成損傷。每年的立春至春分、立秋至秋分兩段時間喝白酒容易引起內臟燥熱,所以立冬過后要慎喝白酒。
喝茶能去人身異味,有益健康,但是喝茶也要根據自己身體選擇不同性質的茶。綠茶性涼,適合胃熱的人喝;紅茶屬于溫性,有利于消化,可助胃涼的人暖胃;花茶性溫,一般也適宜暖胃;烏龍茶則結合紅茶和綠茶的特點,性平。
起居:早睡早起 防運動過度
在生活起居方面應保證睡眠,早睡晚起,年輕人要盡量避免熬夜。
晨練時間可以適當向后推遲,戶外活動以上午9點半以后至下午4點之前為宜,太陽出來后氣溫升高,空氣質量變好。冬季進行運動時應避免出汗過多,因為這樣既傷“陰”,又損“陽”,運動時保證身體微熱較為合適。另外,多參加如畫畫、書法、欣賞音樂、跳舞等能消除消極情緒,保持恬靜心態的活動為佳。
立冬養生食材清單
立冬以后,草木凋零,蟄蟲封藏,自然界萬物生機閉藏,都以各自不同的“冬眠”方式以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生機勃發蓄積能量。
中醫理論認為:世間萬物的共同規律是一年四季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人相應,人體的陽氣在立冬以后也相應的開始潛藏于內,因此,立冬以后人們養生要注意一個“藏”字,做到收斂陰精,固護陽氣,養精蓄銳。
食材推薦
粳米
簡介:粳米味甘、性平,入脾、胃經。
營養:具有補中益氣,平補五臟,止煩渴,止泄痢,壯筋骨,通血脈的功能,對急慢性腸炎、口干口渴以及各種疾病導致的身體虛弱,粳米都有很好的食療補養作用。
食療:粳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較多,常吃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病發作的機率。
烏雞
簡介:味甘、性平。
功效: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
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有明顯的食療功效。
當前的節氣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烏雞就是好的補養食材。
柑橘
食療: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柑橘類水果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橘子是預防老年病的有益食材,中老年人應多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