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1、跪坐,雙手放在大腿上,自然呼吸。抬起臀部,手掌放在膝蓋前方,雙膝和小腿著地,模擬動物爬行的姿態(tài)。吸氣,頭部抬起,臀部上拱,兩臂撐住身體,收縮背部肌肉。閉氣,保持這個姿勢約5秒鐘。
2、呼氣,小腹收縮,頭部低下,背部拱成圓形。閉氣,再保持這個姿勢約5秒鐘。
3、雙臂伸展,將身體向下壓,盡量靠近地面,大腿保持與地面垂直。自然呼吸,保持這個姿勢5~10秒鐘。
提醒
重復(fù)這個練習(xí)4~8次。
溫暖手腳操
功效:促進手腳血液循環(huán),改善手腳冰涼的問題。
方法
1、雙腿盤坐,目視前方,自然呼吸。雙臂側(cè)平舉,五指分開,掌心向前。抬起頭部,雙手向后翻轉(zhuǎn),依次收起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和拇指,至握拳狀態(tài)。
2、頭部低下,反方向翻轉(zhuǎn)雙手,并依次將十指張開。翻轉(zhuǎn)雙手,重復(fù)握拳動作5~8次。
3、取舒適坐姿,雙腿向前伸直,自然呼吸。彎曲左膝,右腿向上抬起,雙臂抱起右小腿,使右膝和右腳位于雙肘的肘窩處。左腿不動,上半身帶動右腿向左右搖晃5~10次。然后放下右腿,換另一條腿做同樣的練習(xí)。
立冬由來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jié)氣水已經(jīng)能結(jié)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jié);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rèn)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xiàn)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zhǔn)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的意思。
古今立冬時節(jié)的民間習(xí)俗
立冬就意味著冬天的到來,中國人歷來都很重視立冬這一節(jié)氣,下面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古今立冬時節(jié)都有哪些習(xí)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