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處女座有強迫癥,雖然是開玩笑的,但強迫癥這種疾病確實是真實存在,那么在生活中強迫癥的表現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強迫癥的癥狀、強迫癥的病因、強迫癥怎樣治療吧。
強迫癥的表現
強迫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如果你有下面這些情況出現,那便是強迫癥無疑了。
強迫癥的癥狀主要可歸納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又可以分為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及強迫意向。內容多種多樣,如反復懷疑門窗是否關緊,碰到臟的東西會不會得病,太陽為什么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站在陽臺上就有往下跳的沖動等。
強迫行為往往是為了減輕強迫思維產生的焦慮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動,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懷疑門窗是否關緊的想法,相應的就會去反復檢查門窗確保安全;碰到臟東西怕得病的患者就會反復洗手以保持干凈。一些病程遷延的患者由于經常重復某些動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種程序,比如洗手時一定要從指尖開始洗,連續不斷洗到手腕,如果順序反了或是中間被打斷了就要重新開始洗,為此常耗費大量時間,痛苦不堪。
(1).是患者自己的思維或沖動,而不是外界強加的。
(2).必須至少有一種思想或動作仍在被患者徒勞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對其他癥狀加以抵制。
(3).實施動作的想法本身會令患者感到不快(單純為緩解緊張或焦慮不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實施就會產生極大的焦慮。
(4).想法或沖動總是令人不快地反復出現。
強迫癥的病因有哪些
性格特征:1/3強迫癥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強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強迫性人格特點這也是產生強迫癥原因之一。其特征為拘謹、猶豫、節儉、謹慎細心、過分注意細節、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過于刻板和缺乏靈活性等。
遺傳因素:患者近親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癥的患病率為5~7%。雙生子調查結果也支持強迫癥原因與遺傳有關。
精神因素:上海調查資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長期思想緊張、焦慮不安的社會心理因素或帶來沉重精神打擊的意外事故均是導致強迫癥原因。
社會心理因素:諸如由于工作、生活環境的變遷,責任加重,處境困難,擔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喪失親人,受到突然的驚嚇等等。有些正常人偶爾也有強迫觀念但不持續,但可在社會因素影響下被強化而持續存在,從而形成強迫癥。
強迫癥的危害
1、阻礙強迫癥患者的人格發展,由于強迫癥患者大多數屬于中等嚴重程度、生活品質較差,加上長時間生病、長期低自尊、缺乏人際社交活動等眾多因素影響,患者對于自己的看法、情緒控制與行為模式也逐漸受影響。
2、影響強迫癥患者的經濟狀況,研究顯示,強迫癥患者在精神科的臨床花費比抑郁癥還大,其原因是與兩組不同疾病患者臨床特點、疾病知識和就醫途徑相關。強迫癥發作期表現與間歇期表現不夠明顯,癥狀經常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而時好時壞,所以治療往往不夠及時而延誤病情。或者患者由于之前的治療效果不佳而缺乏信心,導致治療允從性差,從而易于慢性化,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負擔。
3、影響強迫癥患者的生活質量,首先,強迫癥患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阻止強迫癥帶來的焦慮、恐懼的感受,所以對日常生活和學習造成很大的障礙,甚至睡眠和身體的健康狀態都在不斷下降。強迫癥患者以為這個病會比其他病難治,還有自己被癥狀折磨的已經不行了,跟別人說,卻得不到相應的理解和支持。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直接影響了強迫癥患者的自尊心,從而導致其心理健康的加重。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狀態的下降,使強迫癥患者不愿意去進行一些社交活動。
強迫癥怎樣預防
強迫癥是一種癥狀特殊的,以強迫觀念、強迫行為、強迫情緒為主的神經癥。其表現各異,例如有一名工程師每天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穿上同一件睡衣,并且從臥室門口走五步走到床前,上床后要先將床下鞋子擺整齊,然后關燈睡覺,如果上述動作的順序錯了,或是漏了哪一項,他就會重新做,直到做對為止。有一次單位臨時決定讓他去外地出差,因為沒來得及帶上他每天穿的睡衣,他一連幾天入睡困難,此即為強迫儀式。有的人總是擔心家里的門窗未關好,離開家時無數次地檢查門窗是否已經關上,甚至為了這個經常上班遲到或耽誤了重要的約會,此即為強迫動作。
強迫癥的發病原因與本人的性格及生活經歷有關。大部分患者能指出在他癥狀加劇前所發生的突發事件:如親人亡故、父母離異、家庭矛盾等。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心理緊張、情緒波動都可成為誘發強迫癥的原因。患者的性格特點在疾病的發生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據研究,大部分患者都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多數青年患者非常愛干凈,他們個性順從、辦事認真;成人患者一般時間觀念較強,遵守紀律和制度,遇事過于謹慎、優柔寡斷,對自己要求過分嚴格,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