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城市里面的人有很多都被心理疾病所困擾。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壓力大,導致焦慮、抑郁等等各種負面情緒。只有通過心理疾病自我治療才能改善悲觀的情緒。到底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呢?
心理疾病自我治療
積極的自我暗示
法國大作家大仲馬說過:“人生是一串由無數的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總是笑著念完這串念珠”,當自己有焦慮情緒時,給自己以強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夠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積極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慮。
適量的運動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消除一些導致焦慮的化學物質,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悅。當你感到焦慮時,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有效的緩解了焦慮的情緒,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做感興趣的事情
人們在做自己感興趣事情的時候,都會全身心的投入,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因此,當你面臨焦慮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如唱歌、聽音樂、看電視、打籃球等等,當你做完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的煩惱焦慮早就無影無蹤了。
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是緩解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緊張、焦慮講給親人或朋友,讓自己的內心得到調整;或者找一個適宜的地方,放聲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內心的憂郁。
女性常見的五種心理疾病
1、焦慮癥
焦慮癥是在家庭生活或工作中受挫折,親人病故,人際關系沖突等較強的心理因素刺激下發病。
患者異常的心理表現是:心情沉重,缺乏安全感,總覺得別人在危害自己,常常預感到壞的事情將要發生,出現莫明其妙的大禍臨頭感,而經常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同時,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軀體癥狀。如手指麻木,四肢發涼,胸部有壓迫感,食欲不振,胃部燒灼感等。
2、憂郁癥
任何人都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被這個病纏上。憂郁癥的并發,通常都是幾個生理和環境因素相互配合影響所造成的。除了心理和環境壓力以外,憂郁癥患者也因為腦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不足,而陷入沮喪情緒當中。
過去,心理病對社會或個人所造成負擔和壓力常常被忽視。但目前,心理疾病,包括憂郁癥,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全球社會。如果人們仍然不愿意面對、正視憂郁癥所能夠造成的破壞,那么這個病癥將更容易有機可乘,侵蝕無助的患者,把他們推向深淵。
3、癔病
癔病也稱歇斯底里,大多由強烈的精神刺激,心理受到傷害導致大腦失調,呈現出心理變態。患有癔病的婦女表現出意識模糊,陣發哭笑,胡言亂語。反應強烈時,抓自己的頭發,撕咬衣物,說唱謾罵,打滾,撞墻,無所顧忌。
患者還不同程度地出現為運動障礙、感覺障礙。如突然四肢抽動或全身挺直、失明、耳聾、失語等。此病患者大多數是壯年婦女,以農村婦女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