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遺傳因素
意大利犯罪心理學家曾對眾多罪犯的家庭進行大樣本的調查,發現許多罪犯的親族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犯罪的比率遠遠高于其他人群。
亦有學者發現人格障礙的親族中,患人格障礙的比率顯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礙的遺傳因素不能忽略。
也有報告人格障礙者腦電圖異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從而提示生物學因素對人格障礙有一定的影響。
2、心理因素
幼兒心理發展過程受到精神創傷,對人格的發育有著重大的影響,是未來形成人格障礙的主要因素。
一個孩子若有迅速消除恐懼反應的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就要具備迅速,強大和良好的習得性抑制能力。
反之,若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遲緩,則習得性抑制能力就緩慢和軟弱,人格障礙和犯罪者的自主神經功能是異常的。
有人提出自主神經反應性低下,皮膚電恢復的緩慢,可作為罪犯和人格障礙的一種易病素質特征。
3、環境因素
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合理現象,拜金主義等都會影響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產生對抗,憤怒,壓抑,自暴自棄等不良心理而發展至人格障礙。
目前一般認為人格障礙與精神疾病間的關系為
1.人格特征可成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誘因。
2.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潛隱或殘留表現。
3.人格障礙和臨床綜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質與環境背景,兩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聯系。
人格障礙吃什么好
1、枸杞子280克,豬心1個,洗凈,切成小塊,同時放入油鍋之內炒熟,加食鹽、味精調味。適用于煩躁不眠、心悸易驚者。
2、石菖蒲10克,豬心1個,切開洗凈,加水適量,放如燉盅內隔水燉熟,加精鹽調味,飲湯食豬心。適用于情感淡漠、目瞪如愚、傻笑自語者。
3、蓮心3克,研末,大棗10枚左右煎湯送服,每日1次,飯后服。適用于情緒焦慮、時而躁狂者。
4、生蘿卜200克,洗凈切絲,澆上香麻油,加精鹽、味精少許,拌勻,分次服食,一日內食畢,連日服。適用于躁狂多怒伴大便秘結者。
5、苦瓜300克,切絲,加清水急火燒沸,換湯出苦味。
瘦豬肉150克,切片,油煸后,入苦瓜絲同炒,加調味食用。適用于狂暴無知,便秘溲赤者。
人格障礙如何治療與調適
提高認識,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
正視自己,揚長避短,以適應社會環境。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脹,放任自流,就會處處碰壁,導致病情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