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在心理學上,是指一種自我否定的表現,自卑的原因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各方面都不如別人,因此自卑的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評價太低,遇到人多的情況還會害羞、不安,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呢?
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患者不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太低,因此總是不自信,下面就針對如何克服自卑心理進行具體介紹。
怎樣才能克服自卑的心理
1.正確認識自己
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全面辯證地看待和評價自己,不僅要如實地看到自己的短處,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長處,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處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處和過人之處。
要多去發現自己的長處,樹立自信心。要用理性的態度面對失敗和挫折,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
要善于去挖掘自己的潛能、利用自身的特點,大膽的去嘗試,只有客觀的評價自己和他人,正確的與他人進行比較,才有助于肯定自己,才可以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2.正確地歸因
不能因一次失敗,就認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這次失敗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3.從環境上改變
將自身的居住環境變得積極起來,如房間內粘貼勵志的書畫,屋子周圍養些讓人心情愉悅的花草。心理學研究表明,環境對一個人的心理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積極的環境更能讓人擁有積極的心態。
4.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
當遇到某些情況感到信心不足時,不妨運用語言暗示:“別人行,我也能行。”“別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從而增強自己改變現狀的信心。經常回憶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將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發自信心。
5.笑是消除一切消極情緒的良藥
不管是養花草,還是幫助他人,都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這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快樂起來,笑是快樂的極端體現(不包含假笑,嘲笑)。
所以,你可以將一則笑話放在自己顯眼的地方,每天起來都能看見,將搞笑的圖片設置成電腦屏幕,每次開機都能看見。讓你開心的開始每天,開心的入睡。讓良好的情緒時刻伴隨你,自卑的情緒自然就會遠離你。
6.學會對比
在與別人比較時,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產生,應該選擇與自己各方面相類似的人、事比較。否則與自己懸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優點相比,總免不了自卑感。
與人比較時要講究“可比性”——選擇適當的參照系,否則只有“人比人,氣死人”。
7.從行為上改變
心態影響行動,反過來,行動影響心態。當人積累了足夠多的積極的行動之后,人也會自覺的變得積極起來。
多做開闊心身的活動,如跑步,遠行。運動能加快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運動的時候的心跳加快,身心活躍,消極的情緒會得到舒緩。
8.多交益友,幫助他人
創造溫暖、積極向上的良好氣氛,使自己處于關心,和諧的人際關系中。自卑者因為害羞,內疚,不安等原因,常常封閉自己,越是封閉自己則越是自卑。幫助他人,助人為快樂之本,可以在幫助的人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