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知道快樂主要靠自己的道理
老年人要讓自己感到健康快樂,必須擺正自己看問題態度,不要用別人“應該”怎樣的觀念去要求別人,不要先設想晚輩該如何對待您,如果您有先入之想,當晚輩沒有按您想象去做時,您就感到失望,不滿意,傷心;同時,也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鄰居、老年朋友、商店營業員、公交車上的售票員等該怎樣對待您,每個人有自己的態度、習慣、觀點、性格,不可能按照你想象的方式來對待您,反而是您應該有寬容的態度,有樂觀的情緒,有關心晚輩的風度,有和藹的笑容,如此一來,您走到哪里,都很陽光,別人也會很喜歡與您相處、交往,您心里一定會很愉快的。
老年人應該懂得在遇到不順心時能自我調節和疏解
人到老年,體力和心理都不如從前了,生活起了變化,遇到一些哪怕是很小的不順心的事,就容易出現消極的心理狀態,會感到失落、孤獨、寂寞、憂心、焦慮等,這是自然現象,因為老年人適應環境和生活變化的心理狀態不如年輕人了,關鍵在于,老年人要有自我調節和疏解心理問題的自覺意識,比如,感到失落了,想想以前風光的時候;感到孤獨、寂寞時,想想自己興趣的事物;感到憂心時,想想曾經做過的成功的事;感到焦慮時,找些容易做的事來做,分散注意力。再如,找說得來的朋友,把悶在心里的事說給他們聽,因為一個人自己悶著會強化不愉快情緒,說開了能釋放出去。又如,遇到心里郁悶時,不妨讓自己深呼吸,調節心理;或者如會練太極拳或什么別的鍛煉方式,自己練一練,或者走出去,到新的環境去感受新事物,新氣息,有了這些調節方式,就不會被煩惱所困擾,心里會漸漸快樂起來。
老年人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老年人體力、生理、心理都不如從前了,這個時候,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特別重要,比如,年輕時吸煙很兇,現在應該少吸一些;喝酒太多,應該改成適量飲酒,更不能酗酒;飲食過量,要改為吃些清淡的;如果失眠,要多適量活動,讓自己容易入睡;如果易于發脾氣,要勸自己寬容一些,想想彌勒佛那樂呵呵的樣子。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帶來生理、心理的不健康狀態,如果你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會減少身心疾病??茖W研究的結論表明,人類自然壽命應比現在實際的壽命長得多,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讓自己更長壽,這是合算的事。
老年人要像年輕人一樣,培養自己的新興趣
老年人心理機能與年輕時候相比,是退化了,但是,正因為退化,才要想辦法防止退化,這其中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培養新的興趣,老年人經歷豐富,有很多寶貴經驗,但是,面對著社會生活的新變化,會有很多老年人原來不懂的新事物出現,老年人應該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到新事物,學一些新技巧、新技術,培養新的興趣,比如,有的老年人學上網,寫微博,玩微信,加入聊天群體;有的老年人甚至在高齡時還學駕駛汽車;不少老年人參加老年協會的各種興趣班,學攝影,學電腦,學繪畫,學制作PPT等,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在老年人面前有一片新天地,選擇喜歡做的事,提高技能,就能在興趣活動中體驗快樂,保持身心健康。
老年人要勤于動腦筋,保持思維活躍
老年人的思維活動沒有年輕人敏捷,而為了保持思維的活躍,才應該勤于學習,勤于思考,科學用腦,實例證明,經常動腦筋的老年人比不喜歡思考的老年人更健康長壽,讓自己的精神生活更豐富,這是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人不怕老,就怕自己感覺老,活到老,學到老,多思考,腦子更活躍,精神更好。多參加一些動腦筋的活動,這能保持思維的活躍,腦細胞更不容易退化,用心做一桌好菜,找朋友下下棋,學電腦玩玩,教孫子學算術,找個魔方擺弄擺弄,幫鄰居寫對聯,等等,適當動腦筋,對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非常重要,思,能讓腦子更活。
老年人要坦然面對生死問題,樂觀面對未來
老年人要勇于沖出對“死亡”的恐懼,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這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規律,與其天天擔心人會死,不如痛痛快快地活。認識生命的價值,坦然面對死亡,這才能讓活著更有意義,如果不敢談論死亡,恐懼死亡,不敢正視死亡,反而會讓恐懼和焦慮帶來心理的不健康;憂心忡忡地擔憂著生命會走向終結,反而會因臥不安席、食不甘味而失去生活的樂趣,從而離死亡更近。人生自古誰無死,消除杞人憂天的不必要恐懼,抱著泰然處之的態度去面對,更能豁達樂觀,活得更好!不怕人老,就怕心老,愈不怕死,愈不會死。年老莫怕言老,人老心不能老,積極樂觀地生活,更能添壽加福,永葆青春。
注意事項
老年人應該有寬容心,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培養新興趣,勤動腦筋,樂觀面對未來,才能保持健康心理狀態。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大家介紹的關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普通心理學,從文中的介紹中,我們知道了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狀態,也知道了他們應該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所以一定要抽出時間陪陪老年人,關愛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