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樂
維生素C是身體合成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不可缺乏的營養素。多巴胺讓我們有自信、快樂的感覺;去甲腎上腺素能產生向上的動力。此外,維生素C可以讓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濃度下降,過多的皮質醇會讓人莫名焦慮,同時本身也是腦細胞殺手,所以多補充維生素C真的對情緒有正向的幫助。
芭樂算是本土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水果,也是肚子餓或嘴饞時佳零食。多吃芭樂不但能有好皮膚,也會有好心情、好氣色。
黑芝麻
我常推薦素食者喝豆漿時可以加上黑芝麻,主要原因是豆漿的鈣實在遠不如牛奶,加上黑芝麻就可以把鈣質補起來。三分之二湯匙的黑芝麻與半杯牛奶(約一百毫升)所含的鈣質量是一樣的,而鈣質是放松心情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黑芝麻也富含很多合成去甲腎上腺素的營養素,如苯丙胺酸、葉酸、煙堿素、銅等,讓我們有沖勁、神清氣爽。所以無論是當零食、加入飲料、或是入菜都很好,不但能提味,也補充了讓我們情緒正面的好食物。
葵瓜子
葵瓜子是所有堅果中維生素E含高的。維生素E的抗氧化力可以保護腦細胞。此外,葵瓜子也含豐富的鎂,能夠幫助代謝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讓我們比較不焦慮。葵瓜子也含豐富合成快樂賀爾蒙血清素的營養素,如色胺酸、維生B6、煙堿素等。在早餐麥片或午晚餐的沙拉里撒上一些葵瓜子,就像在飲食中撒入快樂的種子。
小麥胚芽
小麥胚芽算是比較不普遍的食物,不過現在有機食品店也很容易買得到。小麥胚芽的維生素E含量也頗高,這種油溶性抗氧化劑對保護腦部的細胞膜很有幫助。小麥胚芽所含的營養素,能幫助色胺酸、褪黑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合成。
胚芽是種子未發芽時,營養集中的精華所在,是讓一顆小小種子能“突破困境”長成樹苗的能量泉源,因此多吃一些小麥胚芽,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能量。
低脂奶
研究顯示,體內鈣質濃度較低的人比較容易緊張、焦慮、暴躁,因此補充鈣質不是只是為了預防骨質酥松,也為了能有好的情緒。
新的飲食指南建議每日可以喝兩杯低脂奶,除非有宗教因素、體質過敏或是環保方面的考量,喝低脂奶來補充鈣質是一個有效率的方法。現代人攝取油脂的機會太多,不需要喝全脂奶。喝牛奶會拉肚子的人,可以考慮喝優酪乳或是吃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