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好好利用“彈簧”動作
為了獲得更多的跳躍力量,你應該在每次做動態(tài)之前先做垂直方向上的運動,上然后下,類似彈簧延伸壓縮,這種力量會把你往目標點的方向“彈射”(希望如此)出去。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空間做彈簧動作,也可以依靠擺動身體來獲得沖力。
6. 持續(xù),即使是在發(fā)力的時候
通常的錯誤是在動態(tài)的一開始就用掉太多的能量。這樣做非常容易讓你脫離手點,而抓著手點是終保持沖力的唯一途徑也是決定要素。有時候持續(xù)發(fā)力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力量用完會讓你更容易完成動態(tài)。
7.大限度的使用低處手點
在你準備松開低處的手點時,你并沒有嘗試還可以抓多久。這一點并不適用于那種大手點,而是手點比較小時,你必須更用力更持久的抓住手點,以便獲得大的效果。
8. 向內(nèi)做動態(tài)
抓點時經(jīng)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人總是擺出來,很難足夠靠近巖壁。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辦法就是首先伸直手臂傾斜著離開巖壁,然后向內(nèi)向上跳躍。
9. 運動弧線:向上彎曲還是向下彎曲
當斜向做動態(tài)時,選擇動作的路線是向上的弧線還是向下的弧線也是重要的一點。因為支點的位置各不相同,所以關于你選擇用那一種方式也沒有定論。簡單的辦法就是去嘗試你認為好的。或許直直的出手做動態(tài)也不錯哦!
10. 標記目標點
把你想要抓住的目標點用白色粉筆做上鮮明的標記,雖然這常常是被低估的一個方法,但它的確會幫助到你。不要只是隨便的在目標點上拍點鎂粉,要畫上清晰、明顯的標記。此舉不會讓你失望的。如果目標點隱藏于某處,你可以畫上箭頭等等,讓你做動態(tài)時能更容易的知道目標點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