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蛔蟲的并發癥治療
(一)膽道蛔蟲病
①阿托品氯丙嗪或杜冷丁解痙鎮痛;②腹痛緩解后再進行驅蟲治療;③及時采用青霉素、鏈霉素等抗生素控制膽道感染。
(二)蛔蟲性腸梗阻
不完全性腸梗阻者先用內科治療包括鎮靜、解痙、止痛及胃腸減壓,待腹痛緩解后再進行驅蟲。
服用豆油或花生油80-150ml(兒童60ml)可使蛔蟲團松解,緩解癥狀,癥狀消失后1-2天再驅蟲。
氧氣療法也可使蛔蟲松解,出現完全性梗阻時,應手術治療。
腸道蛔蟲常見的并發癥
蛔蟲性腸梗阻
多見于小兒。由于蟲數較多,扭結成團阻塞腸腔,引起部分腸梗阻。病人有陣發性腹痛、惡心、嘔吐、腹壁軟,可捫及大小不等粗麻繩樣索狀塊物。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完全性腸梗阻。
膽道蛔蟲癥
系蛔蟲鉆入膽道而引起,表現為劍突下突然發生陣發性絞痛或鉆頂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肩部,難于忍受,極度不安。常伴有惡心及嘔吐。
腹壁軟僅疼痛發作時腹壁輕度痙攣,劍突下明顯的局限性壓痛。當進入膽道的蛔蟲退到小腸后,則癥狀突然消失。
3、另外,腸道蛔蟲常見的并發癥還有,傷寒或少數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感染蛔蟲后,蛔蟲可穿破病變處腸胃壁引起穿孔,產生彌漫性腹膜炎。
腸道蛔蟲病的驅蟲治療
(一)苯咪唑類化合物
為廣譜驅蟲劑,可殺死蛔蟲、鉤蟲等。其殺蟲機理為藥物對蟲體有選擇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攝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蟲體內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阻礙三磷酸腺苷產生,致使蟲體無法生存與生殖,終死亡。
常用的藥物有:
1.阿苯達唑片(Albendaz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