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騎馬文化
在人類悠久的歷史上,馬在人們生活、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評價功績比喻為“汗馬功勞”。馬在整個人類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種程度超過了人自身。馬所擁有的與其它動物不同的自身價值——力量、速度及對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作用。自從開始馴化馬,它就在不斷地推動著社會歷史的進程和時代的發展,也為工農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勛。而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馬在人們生活生產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在這個過程中也漸漸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各地不同馬文化,不僅如此,馬也影響了人類活動的其他方面。
1.游牧先民對馬的崇拜
蒙古族對馬的崇拜甚至開始于對馬的馴服之前。基于馬有別于其它動物的特性----強悍有力、疾馳如飛、靈活悟性等特性,自然的贏得了人們的心,激起了接近與親昵的仰慕之情。人們認為馬是蒼天之神派往人間的神靈,即馬神,是“九十九天神”之一。肩負著人類與“蒼天”神之間溝通心靈的使命,有通神之靈。所以在任何形式的大型祭祀天地活動中,馬及其馬奶等都將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道具”。
2.以馬為核心的人類文明創造
馬具在蒙古生活中可分為基本用具和輔助用具,即直接用于馬身的用具和用于管理馬的用具。基本用具如:馬鞍、馬錘、馬籠頭、馬絆、鞍韉、鞍鞠等,輔助用具有馬鞭、套馬桿、夾板(騸馬用具)等。隨著技術的發展,制作的馬具也越來越先進。這些用具都是伴隨著馬文化的發展而發展的。
3.馬民俗的形成與嬗變
由于游牧先民對馬的崇拜,特別是馬被馴養并成為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伙伴后,有關馬民俗隨之而形成。它所涉獵的范圍不僅僅是諸如打馬鬃、釀奶酒、烙馬印等生產民俗,而且還同拴馬、跑馬、賽馬、馬上技巧等游藝民俗息息相關。此外,還產生了用馬殉葬之習俗。這種賦于旌徽以馬的力量與精神意識是一種典型的馬崇拜文化的產物。
4.馬造型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馬造型藝術的起源,可追溯至在我國北方大量發現的巖畫藝術。馬形象不但是巖畫中早出現的“史前藝術”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內容之一。在內蒙古和鄰近省區發現的諸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古墓壁畫中,馬的蹤跡和形象,可以說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它同上述巖畫、青銅藝術一樣,反映出不同時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民俗習慣及宗教信仰、審美追求等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