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β-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即有康心絞痛作用,又能預防心律失常。在無明顯禁忌時,β受體阻滯劑是冠心病的一線用藥。常用藥物有: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和兼有α受體阻滯作用的卡維地洛、阿羅洛爾(阿爾馬爾)等,劑量應該以將心率降低到目標范圍內。β受體阻滯劑禁忌和慎用的情況有哮喘、慢性氣管炎及外周血管疾病等。
(5)鈣通道阻斷劑
可用于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和冠脈痙攣引起的心絞痛。常用藥物有:維拉帕米、硝苯地平控釋劑、氨氯地平、地爾硫卓等。不主張使用短效鈣通道阻斷劑,如硝苯地平普通片。
(6)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
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ARB)以及醛固酮拮抗劑。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發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應當使用此類藥物。常用ACEI類藥物有:依那普利、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如出現明顯的干咳副作用,可改用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ARB包括:纈沙坦、替米沙坦、厄貝沙坦、氯沙坦等。用藥過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壓偏低。
(7)調脂治療
調脂治療適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變生活習慣基礎上給予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目標為下降到80mg/dl。常用藥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近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發病率。
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應用特制的帶氣囊導管,經外周動脈(股動脈或橈動脈)送到冠脈狹窄處,充盈氣囊可擴張狹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擴開的狹窄處放置支架,預防再狹窄。還可結合血栓抽吸術、旋磨術。適用于藥物控制不良的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選急診介入治療,時間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3.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簡稱冠脈搭橋術,CABG)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通過恢復心肌血流的灌注,緩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命。適用于嚴重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療或治療后復發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或出現室壁瘤、二尖瓣關閉不全、室間隔穿孔等并發癥時,在治療并發癥的同時,應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手術的選擇應該由心內、心外科醫生與患者共同決策。
冠心病有什么早期癥狀
冠心病是供應心肌血流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使冠狀動脈的內腔縮小,由冠狀動脈供給心肌的血流相對不足,出現胸悶和心前區疼痛等心絞痛癥狀,亦稱缺血性心臟病。一般認為,吸煙、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患因子。有不少人被確診為冠心病時已患病較長時間,這不僅對心臟結構和功能產生了不可逆的不良影響,而且也因此失去了早期控制和治療冠心病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