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判斷老年人是否發生了骨折
1.看受傷后身體有無畸形
如果老人跌跤后身體出現畸形,一般可以直接肯定有骨折的存在。但若受傷的程度相對輕微,有時畸形并不明顯,因此有時也會漏診。老年人常見的髖部骨折有時表現為腳部外翻或肢體的縮短;前臂骨折常使其腕部呈“餐叉樣”畸形(從側面看)
2.詢問老年人有無外傷史
若懷疑老年人發生骨折時,家屬應詢問其近日有無滑倒或跌傷的情況。如果有,一定要倍加小心。因為,有時老年人所受的外傷雖然非常輕微,卻往往會導致嚴重的骨折。如老年人從33厘米高的床上跌落就可能導致其髖部骨折;如老年人在樓梯上滑倒,臀部著地也可能發生腰椎骨折等。
3.觀察局部癥狀
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是骨折常見的表現。病人在受傷的當時其疼痛、腫脹的癥狀可能較輕,甚至可以忍痛進行日常活動。但一般患者在骨折2-3天后其癥狀才開始明顯,受傷的局部皮膚會變得青紫,受傷部位腫脹明顯,不能觸碰,局部不能活動。
三、老年人發生骨折后該如何處理
1.不要隨意牽拉骨折部位,以防止損傷血管和神經
2.應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
家屬可把兩塊木板墊上棉布或軟毛巾用繃帶或軟繩對患處加以固定。如果不加以固定,可能會引起骨折斷端的錯位,使那里的神經和血管受到損傷,甚至會造成肢體的麻痹。但是,由于骨折部位常有內出血和不斷腫脹的情況,所以對患處的固定不應過緊,否則會壓迫血管引起肢體缺血,造成淤血阻滯。
3.老年人一旦發生骨折,病人和家屬首先不要驚慌
如果患者沒有大出血、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須做緊急處理。
4.應及時將病人送往醫院診治,中途要注意局部保暖
結語:上述是關于骨折知識的講解,現在患上骨折的人群還是有很多的,所以大家平時要多加注意一下自己的日常習慣,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患上了骨折。大家如果患上骨折的話,可以嘗試一下上述的方法,這些食療方法對于治療骨折有很好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