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醫師說,刮痧根據每個人皮膚的耐受度,選擇的方向、手法、強度、時間和適應癥都有講究,如果操作不規范就容易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一些特殊的人群,如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有接觸性皮膚病、體表有創口及孕婦等,都不適宜刮痧。另外,皮膚比較嫩的小孩、體質比較差的老年人都不適宜刮痧,一定要刮也要到正規醫院咨詢后才能進行;過度饑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也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虛脫。
刮痧注意補水保暖不可過于頻繁
朱醫師特別提醒,在家刮痧,出痧以后喝一杯溫開水,好是淡鹽水或者淡糖水。人體在刮痧過程中損失了一些津液,喝鹽水和糖水一方面能夠補充津液,另一方面還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體內廢物的排出,從而加強刮痧的功效。另外,刮出痧30分鐘內不要洗涼水澡。
至于刮痧的頻率,兩次刮痧之間要相隔3至6天,而且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再次刮痧。另外,刮痧時也要注意保暖,好是在室內進行,而且要記得關上門窗,別被風吹。如果天氣較熱,也要避免風扇和空調,這樣是為了避免身體受涼。
此外,要注意飲食清淡,不要太咸太腥,忌食辛辣、生冷、油膩,盡量不要喝酒。如刮痧后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
刮痧的臨床應用
1.操作要點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膚上均勻涂上刮痧油等介質;
(2)手握刮拭板,先以輕、慢手法為主,待患者適應后,手法逐漸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宜單向、循經絡刮拭,遇痛點、穴位時重點刮拭,以出痧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循行路線,振奮一身之陽、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再根據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經穴,可取得更好療效。
(4)刮痧后囑患者飲用溫開水,以助機體排毒驅邪。
2.用途
刮痧具有調氣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絡、驅邪排毒等功效,已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科的多種病癥及美容、保健領域。尤其適宜于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如頸椎病、肩周炎的康復;對于感冒發熱、咳嗽等呼吸系統病證臨床可配合拔罐應用;對于痤瘡、黃褐斑等損容性疾病可配合針灸、刺絡放血等療法;還適用于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3.注意事項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現輕微疼痛、癢感等屬正常現象;出痧后30分鐘忌洗涼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風扇或空調直吹;冬季應注意保暖。
(2)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范或遵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3)有出血傾向、皮膚高度過敏、極度虛弱、嚴重心衰的患者均應禁刮或慎刮。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我們選擇刮痧的時候也要因人而異,刮痧在我國的歷史悠久,刮痧還可以治療很多疾病,例如肩周炎、腰腿痛、心腦血管病、腸胃病、哮喘、糖尿病、乳腺增生等常見病療效顯著。大家趕緊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