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拭順序:先刮背部心俞穴至脾俞穴,再刮前臂神門穴,后刮下肢三陰交穴
刮拭方法:補法。
治療方義:脾俞穴、三陰交穴健脾益氣養血;心俞穴、神門穴養心安神定悸。
腎陰虛
取穴:四神聰穴、風池穴、太溪穴、腎俞穴。
刮拭順序:先點按四神聰,再刮后頭部風池,然后刮背部腎俞,后刮太溪穴。
刮拭方法:補法
治療方義:四神聰穴疏通局部氣血,風池穴祛風活絡止頭痛,頭暈,太溪穴滋陰補腎,腎俞穴益腎氣聰耳。
刮痧注意事項
1.要了解病情,辯證施治,審病求因,確定刮拭的部位。
2.根據病人的虛實、寒熱、表里、陰陽采取手法。
3.婦女懷孕者,腹、腰、骶部禁刮。
4.小兒臼門未合者禁刮。
5.皮膚有感染瘡療、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靜脈曲張者,宜由下而上采取相應手法。
7.血本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謹慎刮試。
8.不要面向電風扇刮痧、盡量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