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肝損傷,有很多的人不了解,晚期的肝損傷怎么從病情判斷呢?到了晚期有哪些治療的方法呢?晚期肝損傷的患者吃什么好呢?這是許多的患者關注的話題,今天小編為大家解決了,希望能夠幫助患者。
晚期肝損傷傷員為超過1周以上的轉診者。
雖然常合并有胸部感染,但主要是肝臟外傷本身的相關并發癥。
常見有感染、敗血癥、黃疸、營養不良和膽瘺;
較少見的有胃腸道出血,自引流管內有繼發性出血和功能性十二指腸梗阻等。
對合一些合并有多發傷的患者,首先需要獲得術中發現和進行何種手術的相關信息資料,然后查閱有關系統的檢查記錄,其中包括臨床、生化及X線的有關檢查的結果。
實際上常常低估了肝臟外傷的傷情,患者的病史中常有包膜縫合比較牢固記錄,但是在肝組織深部還是有肝動脈性出血,進一步破壞肝細胞,使原為比較輕或中度的肝臟外傷變成嚴重肝臟外傷,有的還會危及生命。
了解病史后,應檢查有無其他合并傷,并需作肺功能、痰培養、X線平片以及血氣分析等項檢查。
尤應仔細檢查腹部,注意傷口及引流物性質。
對肝臟外傷本身的判斷可做以下檢查
A.B超聲檢查,檢查有無肝內或肝周膿腫,肝內膽管是否擴張;
B.選擇性血管造影,用于檢查有無失活的肝組織,此項檢查可結合超聲結果明確是否需要急診清創去除失活組織以控制感染和敗血癥;
C.放射性核素掃描(HIDA),用于證實膽道系統是否通暢,正常者可見放射性核素物質自全肝迅速排泄至腸道;
D.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對有膽瘺者尤其需要,用于證實膽道系統的完整性,有時可從膽瘺的瘺口內注入造影劑則更為簡單。
在這些檢查的同時需給予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