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項運動,這是一項十分紳士,其中又帶著濃郁競爭味道的運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關于高爾夫入門的一些方法以及技巧等等,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關于高爾夫入門吧,會讓你有所收獲的。
目錄
3、高爾夫入門之球桿挑選 4、高爾夫入門之球技訓練
5、高爾夫入門之場地要求 6、高爾夫入門之推桿練習
7、高爾夫入門之沙坑救球 8、高爾夫入門之注意事項
高爾夫入門要點
在綠草如茵的球道上從第一洞走向第十八洞,自由自在地呼吸著郊野樹林草地上充滿的新鮮空氣,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健步邁向目標。高爾夫運動的過程既是休閑也是游覽。
高爾夫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游戲(球戲)。運動都是游戲,任何游戲也離不開運動的形式。運動都是一種游戲,任何游戲亦離不開運動,相互體現,相互包容,它們都屬于體育的范疇。高爾夫自然也不例外.
球場是一個高品味的社交場所,在彼此競爭的過程中建立起高尚的人際關系。友誼重于比賽的勝負,也是高爾夫運動所追求的高尚文明的終目的。
因而無論你在青山綠野的悠閑環境中打球或是打完18洞后到稱之為“第十九洞”的會所酒吧,你都有機會廣交朋友。
高爾夫球從休閑運動的角度來看,極有助于聯誼,在球場上可以邊打球邊談生意家?;蛘邤⑴f,打高爾夫實際是一種派對(即交際性的聚會)。
高爾夫的打球方式與良好的環境,使之成為比任何運動項目更易于以球會友的項目。
球手們在打球的過程中在其規則的影響和人們主觀意識的約束下,各自遵守高爾夫的禮貌和禮儀,人們無論是打球的著裝或是球場上的交往,都恪守禮儀之規范而溫文爾雅。
人們在這里要展示自己現代文明的風度。充分體現了高爾夫運動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文明、高雅、健康的運動特征。
一、高爾夫球的必要裝備
1、球桿
球桿由桿頭、桿身與握把三部分組成 ,其長度約0.91-1.29米之間。根據擊球遠近不同的需要,每個選手多可帶14根各種類型的球桿進場。
這14根球桿應以如下配置為宜:4根木桿、9根鐵桿和1根推桿。對初學者而言,只要取其中的奇數桿就足夠了。
(1)木桿多以柿木制成。依照其長度和桿夾斜面的角度可分為不同的號。號數越小,長度越長,球也打得更高、更遠。
木桿多在發球區使用,常用的有1、3、4、5號桿,對初學者而言,3號木桿較為適用。1號木桿長,桿頭角小,擊球有力,稱為開球桿,一般在4桿洞場地和5桿洞場地開球使用。
(2)鐵桿以軟鐵制作桿頭,比木桿稍為薄、小。它主要是用來控制短距離打擊,按長度分為1-9號,可粗略分為長、中、短三類。
1、2、3號鐵桿稱為長鐵桿,易于方向性的把握,桿長且重,擊球距離遠;4、5、6號鐵桿稱為中鐵桿,容易揮動,易于上手,適合初學者;
7、8、9號鐵桿稱為短鐵桿,用于近距離或在困難位置擊球。鐵桿按用途還可分為劈起桿、沙桿、推桿。
劈起桿桿頭角較大,在百碼之內專打高近球,沙桿專用于沙坑上擊球,推桿專用于果嶺上擊球。
(3)推桿桿頭也是由軟鐵制成,主要用來推球入洞。推桿可分為T型、L型和D型,桿面平直是它們共有的特色。
一般,每名選手有不超過14根一套的球桿,其中3-4根木桿、7根鐵桿、劈起桿、沙桿和推桿。
2、球、球桿袋和球鞋
高爾夫球從蘇格蘭年代到現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初的高爾夫球是用羽毛做芯,皮革做外殼縫制而成,不僅工藝難度大,而且正品率低。
19 世紀初,高爾夫球制造工匠每天多能做出四、五個“好”球。但羽毛式高爾夫球不耐久,特別是遇上雨天,縫紉線容易斷,常導致球在飛行中破裂,羽毛漫天飛揚。
19 世紀五十年代末出現了“橡膠球”,這種球是用類似橡膠的杜仲膠制成。初為實心,后以固體物質或液體作芯。
現代高爾夫球多用液體作芯,橡膠作外殼制成。白色的橡膠球表面上有許多規則排列的“酒窩”式凹陷,以利于飛行和提高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