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是有不同的類型的,現在很多人在患上一些疾病以后不能正確的判斷,因此很容易進入治療的誤區。骨科病是很常見的疾病,很多人在患上骨科病以后喜歡購買一些止疼藥吃,這樣對于骨科病的康復是沒有任何的幫助的。
骨盆骨折是骨科病的一種,它的危害性也是非常的大的。三九小編提醒大家,患上骨盆骨折以后要及時的去醫院治療,不要總是拖延治療或者是購買藥物吃。今天三九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骨盆骨折的知識。
Tile分型
Tile基于骨盆垂直面的穩定性、后方結構的完整性以及外力作用方向將骨盆骨折分為A、B、C三型,按順序病情嚴重程度逐漸增加。每型又分為3個亞型,每個亞型又可以進一步分型。
20世紀90年代的資料顯示,不穩定型骨盆骨折占16.7%~80%,其中B型占24.7%~45%,C型占10%~35%。
Tile分型對臨床醫師確定治療方案及手術方式有決定性指導意義。
1、A型
穩定的骨盆環損傷,骨折輕度移位。A1:骨盆邊緣骨折,不累及骨盆環,撕脫傷;A2:骨盆環有骨折或有輕度移位。A3:不累及骨盆環,骶骨或尾骨骨折無移位。
2、B型
旋轉不穩、垂直穩固的骨盆環毀傷,毀傷的骨盆后側張力帶和骨盆底仍連結完備無毀傷,髖骨可產生旋轉不穩固。B1:外旋毀傷,翻書樣毀傷。B2:骨盆側方擠壓毀傷或髖骨內旋毀傷,內旋不穩固,側方擠壓傷;關書樣毀傷。B3: 雙側B型毀傷。
3、C型
旋轉和垂直不穩固的骨盆環毀傷。后側骶髂部穩固布局完全毀傷,骶棘和骶結節韌帶完全扯破,前側孕育發生恥骨團結分散,或一側恥骨上下支骨折或雙側恥骨上下支骨折,骨盆孕育發生旋轉和垂直偏向不穩固,一側骨盆可向上移位。C1:單側傷;C2:骨盆雙側不穩固,多為側方擠壓性毀傷,受力側髂骨后部骨折及恥骨支骨折,骶髂樞紐關頭脫位,一側旋轉不穩,一側旋轉和垂直不穩。C3:雙側傷,臨床上骨盆環破碎歸并髖臼骨折也稱為C3型骨折。
Young-Burgess分型
Young和Burgess根據損傷機制將骨盆骨折分為4種類型,包括側方擠壓型(LC型)、前后擠壓型(APC型)、縱向剪切型(VS型)及復合應力型(CM型)。
每種損傷方式的致傷原因有明顯區別,APC型常發生于步行者和摩托車相撞的事故中。LC型常發生于摩托車、汽車相撞。
高處墜落則常導致VS型。50%的LCⅠ型和Ⅱ型患者合并顱腦損傷,往往導致死亡,且胸、肝、脾、膀胱的損傷也很常見。20%的LCⅢ型患者合并腸損傷、40%合并下肢骨折、20%合并鍛Ⅱ型患者合并顱腦損傷,往往導致死亡,且胸、肝、脾、膀胱的損傷也很常見。20%的LCⅢ型患者合并腸損傷、40%合并下肢骨折、20%合并動脈損傷,一般無腦、胸、腹部損傷。APC型患者胸腹腔臟器損傷、動脈損傷常見,休克、膿毒血癥、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率高。58%的VS型患者合并腦損傷,23%合并胸損傷,25%合并脾損傷,20%合并動脈損傷。
Young-Burgess分型注意到合并傷及復蘇問題,有助于創傷骨科醫生制定合理的復蘇方法及外科治療方法。
1、LC型
LCⅠ型:作用力偏后,表現為骶骨骨折、一側坐骨和恥骨支水平骨折和傷側骶骨壓縮骨折。
LCⅡ型:作用力偏前,表現為一側恥骨支水平骨折、骶骨前緣壓縮骨折、髂骨翼骨折及一側骶髂關節脫位和髂骨翼新月樣骨折;
LCⅢ型:一側Ⅰ或Ⅱ型損傷加對側外旋損傷(對側開書形損傷)。
2、APC型
APCⅠ型:一側或兩側恥骨支骨折或恥骨聯合分離,移位不超過2.5 cm,和(或)骶髂關節輕度分離,前后韌帶拉長但結構完整。
APCⅡ型:一側或兩側恥骨支骨折或恥骨聯合分離,移位超過2.5 cm,和(或)骶髂關節分離,其前部韌帶斷裂、后部韌帶完整。
APCⅢ型:半側骨盆完全性分離,但無縱向移位,前后方韌帶同時斷裂骶髂關節完全性分離,并有縱向不穩。
3、VS型
軸向暴力作用于骨盆產生骨盆環前后韌帶和骨復合物破裂。骶髂關節分離并縱向移位,偶有骨折線通過髂骨翼和(或)骶骨。
4、CM型
前和(或)后部縱和(或)橫形骨折,可見各類骨折的組合形式(LC-VS型和LC-APC型等)。
結語:患上骨盆骨折以后,大家要“冷靜”,不要慌張,找對正確治療的方法才是重要的。上述是關于骨盆骨折知識的講解,如果大家患上骨盆骨折的話,可以多吃一些利于骨骼的食物,希望上述的知識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