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則見少氣懶言,乏力;陰虛津不上承,口子少津;邪滯關節,則全身關節舌質淡紅,苔少,脈細數則為氣陰兩傷之象。
慢性期:證候:心痹:風寒濕熱之邪內侵于心,心氣、心陰、心血受傷而為心痹。
臨床表現屬心悸,胸痹等病證。
其表現為心動悸、胸悶氣喘,動則尤甚,四肢關節疼痛,頭暈目眩,或兩顴暗赤,口唇紫暗,脈沉澀或結代。
病機分析:風寒濕熱之邪內侵于心,心氣、心陰、心血受傷,心脈、心神失養,故表現為心動悸、胸悶氣喘;
動則耗氣,故動則尤甚;清竅失養則頭暈目眩;心華在面,心虛則兩顴暗赤;關節氣血運行不利,則四肢關節疼痛;
口唇紫暗,脈沉澀或結代為心虛之象。
西醫診斷:根據各自的臨床表現、體征及特殊檢查可明確診斷。
風濕性心臟病電診斷
一、心電圖檢查
1、急性心臟炎:心電圖約25%的病人有P一R間期延長成I度房室傳導阻滯;
ST段和T波改變以及Q一T間期延長;早搏;房顫。
2、二尖瓣狹窄:輕度可正常,典型改變為P波增寬且有切跡,或右胸導聯出現增大的雙向P波,并可有右心室肥大表現,晚期常合并房顫。
3、二尖瓣關閉不全:心電圖檢查,左心室肥大或合并勞損。超聲心動圖檢查,見舒張期前葉EF斜率增大,主動脈瓣關閉減慢,左心室擴大,室間隔活動過度。
右心導管檢查,右心室、肺動脈和肺毛細血管壓力或肺循環阻力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心排血量降低。
4、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電圖檢查,電軸左偏,左心肥大勞損。
超聲心動圖檢查,見主動脈瓣開放及關閉速度均增加,舒張期雙波相距大于1mm,舒張期二尖瓣前葉有細顫波。
逆行性主動脈造影可見造影劑返流入左心室,據返流程度,可估計關閉不全的程序。
5.主動脈狹窄:X線檢查,左心室擴大,偶爾可見主動脈瓣鈣化。
6.三尖瓣關閉不全:X線檢查見右心房和上腔靜脈在收縮期明顯搏動,右心房極度增大。
7.三尖瓣狹窄:X線檢查示右心房極度增大而肺動脈無明顯擴大。
總結:經過上述的講解,我相信患者對中醫診斷有更多的了解,但是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但是我哥人挺喜歡這種診斷方式,風濕性心臟病電診斷也挺好的,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著合適自己的方式。祝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