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成藥的命名都是跟藥的效果有關的,例如我們下面要說的補中益氣丸的作用,了解中醫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補中益氣是意味著什么。其實補中益氣丸的效果還有很多,想知道什么樣的人群適合福用這味藥嗎?還有補中益氣丸的副作用有沒有呢?一起來看下!
補中益氣丸是常見的中成藥,也是補品,主要做日常調理。不過,它也是藥品的一種。所以用藥時要多注意!
補中益氣丸的作用與功效
1、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可以有效調節中氣下陷,滋補身體,解除體虛乏力癥狀。
2、健脾潤腸。其中的炙甘草和白術都可用于脾胃虛弱,健脾調胃,益氣復脈之效。
3、調節免疫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此種功效是根據補中益氣丸的藥理研究而來的。
4、治療持久腹瀉,脫肛,子宮脫垂,比如白術有安胎之效。
5、調節月經不調,月經疼痛,補益氣血,當歸和柴胡等都有此種功效。
6、增強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比如炙甘草可解附子毒,升麻有發表透疹,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等。
補中益氣丸配什么藥吃補氣效果好
補中益氣丸是由黨參、炙黃芪、炙甘草、白術、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等8味草藥制成的中成藥。黨參和炙黃芪都可益氣補中,用于氣虛乏力。當歸則可以潤腸通便、補氣血,調經止痛。
炙甘草和白術都可用于脾胃虛弱,有健脾調胃、益氣復脈之效,白術還可以燥濕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用于氣虛下陷、肝氣郁結、月經不調。
而歸脾丸是常用中成藥,它由黨參、白術、黃芪、龍眼肉、酸棗仁、木香、當歸、遠志、甘草、茯苓、大棗、生姜等12味中藥組成,具有健脾養心、益氣補血的功效。可用于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怎么減輕補中益氣丸的副作用
補中益氣丸作用雖然很多,也要注意對癥下藥。不要想腎虛就吃大補的,補品要看補的是什么,如果是腎陰虛還猛補陽氣的話是背道而馳的,因為腎陰虛說白了就是陰不掩陽,內火虛浮,又猛吃上火的,滋養陽氣的,再加上腎虛一般都加帶脾虛,脾虛運化不開,只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使身體每況愈下,現在應該減輕脾胃負擔吃清淡的,低熱量的,適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