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不管是太極拳的長勁發力還是短勁發力,想要把松活彈抖勁發好,不僅要做到松活(下盤穩固和虛靈頂勁,然后使精神、肌體、筋骨達到自然的不著力狀態,從而使上身及腰胯變得靈活自如),還要善于合勁、善用腰襠,達到內力與外力相融合,使這種螺旋震蕩形式的彈抖勁更好地爆發出來。
由于周身各關節均可發彈抖力,所以在近身推手實戰中要做到沾連粘隨、不丟不頂,圓活自如。在此基礎上根據對手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引劃出棚、捋、擠、按、採、挒、肘、靠的彈抖發力。推手歌云:“棚捋擠按需認真,周身相隨人難侵,引勁落空合即出,牽動四兩撥千斤”。
一、完整內勁的練習
1、整體勁
(1)人體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協調統一,意氣力、精氣神的統一;
(2)人與自然相互為用的整體勁。即借人體放松、五趾抓地、蹬地、頓步、震腳等方法,汲取大地的反彈力?!度摗吩疲?ldquo;力發于足,行之與腿,主宰與腰,行與手指”,即說明人體的力源之一是人體對大地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融為一體的整體勁。
2、丹田內轉帶動周身的核心勁。太極拳不論動作大小,都要靠丹田帶動。
3、內外呼吸相配合的內氣鼓蕩勁。
4、陰陽相濟的對稱勁。王宗岳《太極拳論》云:“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陰陽相濟,既含有陰陽對稱、對立之意,又含陰陽互補、互根、合一之意。比如太極拳的剛柔相濟、開合相寓、輕沉兼備、虛實互根、以及推手中的化打結合等,都是陰陽相濟的具體體現。
5、順逆纏絲的螺旋勁。練習人體內在精氣神通過經絡、臟腑、肌體收縮和發放內力的整體作業。纏絲勁是太極拳的核心,它是以內勁為統馭,以腰為軸節節貫穿。太極拳的沾連粘隨、松柔圓活、化打結合,主要靠纏絲勁。所謂“周身無處不螺旋”。
6、欲左先右的折疊勁。
7、左發右塌,前發后塌、逢上必下的平衡勁。
8、節節貫穿的蛹動勁。
9、收尾相應的三節勁。
10、虛實互換的中定勁。
11、腰脊為軸的下蹋外撇勁。
12、松活彈抖得彈性勁。等等。
這些勁通過平時的不斷練習,細心體會,逐漸積累起來。“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全不費功夫”。
二、松活彈抖勁練習
1、松活的練習
練習松活就是要練周身肌肉的放松,而松肩松胯是周身放松的關鍵部位。肩松才能使胸部開合、背部的開合和上肢運化自如??杷?,才可以使腰下塌,丹田轉動才會靈活。所以平時練習時要加大腿部支撐力的練習。腿部力量起來后才有利于身體松活的到位。
2、彈性勁練習
(1)練低勢拳架(初學者從高架練起)。增強腰肌、腹肌、腿肌、筋骨及膝關節等部位的彈性力。
(2)練習以丹田為核心的胸腰運化。
(3)借助于體內、大地和對手這三個方面的反彈力,來增強自身的彈性勁。練習中做到“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開先合,欲合先開”。
(4)鍛煉意念力,增強攻防意識。
(5)借助外力鍛煉內力。例如練習抖大桿、擰太極尺、打沙袋等來增強內氣的鼓蕩、內勁的充實和腰腿的彈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