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感染癥狀時,家長們往往會感到焦慮和擔憂。為了盡快確定病因并進行有效的治療,選擇恰當的檢查項目至關重要。孩子感染后做什么檢查?以下是常見的、有助于診斷孩子感染的檢查項目,這些檢查通常能夠幫助家長和醫生快速定位問題,避免在診療過程中走彎路。
一、常規檢查
1、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規檢查項目,通過檢測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等指標,初步判斷感染的類型和程度。如果白細胞計數升高,說明存在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者降低,則可能是病毒感染。
2、尿常規檢查
尿常規檢查可以檢測尿液中的白細胞、紅細胞、蛋白質等成分,幫助判斷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如果尿液中白細胞計數升高,說明可能存在尿路感染。
3、便常規檢查
對于消化道感染的孩子,便常規檢查可以幫助了解腸道內是否有細菌感染或者寄生蟲感染。糞便中白細胞計數升高可能表明腸道感染。
二、特殊檢查
1、病原學檢查
病原學檢查是確定感染源的關鍵手段,包括細菌培養、病毒分離、支原體檢測等。通過采集血液、痰液、尿液、糞便等標本進行培養或者檢測,可以明確感染的具體病原體,為針對性治療提供依據。
2、生化檢查
生化檢查包括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等項目的檢測,可以評估孩子的身體狀況和營養狀況。對于部分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等,生化檢查可以幫助了解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
3、X線檢查和CT檢查
對于肺部感染或者懷疑有胸腔、腹腔臟器病變的孩子,X線檢查和CT檢查可以幫助了解肺部和腹腔內的病變情況,有利于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