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是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會經歷的事情,家長們常常會被尿床折騰的頭疼,孩子就是改不掉尿床的習慣,動不動就要洗床單。那么孩子老是尿床應該怎么辦呢?有什么辦法能改善嗎?想知道怎么對付尿床,就請繼續往下看吧!
小時候不要把尿
很多家長,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都喜歡給孩子把尿,甚至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把尿了。認為這樣可以少換幾個尿片,比較省錢。
其實把尿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孩子的膀胱系統一般在2歲左右才能發育好,在這之前把尿根本不能訓練孩子的排尿,反而會讓孩子不知道應該什么時候排尿好。
所以建議在兩歲之前家長不要把尿,給孩子用尿布。等到孩子兩歲了之前進行如廁訓練,這樣才是比較合適的。而且把尿容易損害孩子的脊椎,還可能會導致脫肛。
安撫孩子
告訴孩子,尿床沒什么大不了的,不需要為此感到羞愧。如果孩子希望你幫ta保守這個秘密,那么我們就要說到做到,不給孩子心理壓力。
給孩子更多的關注
前面提到,孩子失落、生病或者感到自己不受父母關注時,也可能會引起尿床。建議爸媽們,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體會到你們的愛,焦慮減少之后,孩子尿床的現象也會隨之減少。
調整生活方式
在睡覺之前,如果孩子已經早早入睡了,那么媽媽在上床的時候,可以叫醒孩子上廁所,在睡前也不能吃一些含水分多的食物,如西瓜、哈密瓜、橘子、梨等。
耐心等待
孩子的成長總是出現一些問題,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家中不應該只是指責孩子,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膀胱功能也會越來越成熟,自然而然就不好尿床了。這需要孩子、父母都耐心等待。
適當的時機進行如廁訓練
研究發現,許多在18個月以前便開始接受訓練的寶寶,直到4周歲后才學會自己大小便;相反,那些在2周歲開始訓練的,到3周歲時幾乎都能自己上衛生間了。
如廁訓練先從白天開始,晚上可以繼續讓孩子穿著紙尿褲。如果連續幾天發現紙尿褲里的尿液很少甚至沒有,那么晚上也可以嘗試不給孩子穿紙尿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