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拍打背部
如果發現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馬上使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質床),用力拍打其背部,使其能咳出或是吐出。
3,注意觀察寶寶的臉色和呼吸
在以上處理過程中,如果寶寶出現臉色漲紅變暗或是發紫,呼吸急促有雜音,哭不出來等,寶寶應同時的向醫院或診所轉送,讓專業的兒科醫師再做進一步處理或檢查才能完全放心。
4,吐奶后想辦法讓寶寶用力哭泣幾分鐘
哪怕嗆奶后寶寶呼吸很順暢,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泣(哭泣即是大量的呼吸)一下,借以觀察寶寶哭泣時的吸氣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如有則即刻送醫。如果寶寶哭聲洪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一時并無大礙,可再觀察一陣子。
5,吐奶后呼吸順暢時,豎抱一段時間
吐奶后,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稍后恢復過來了就沒有問題。待呼吸順暢后,索性豎抱一段時間。
6,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后30分鐘進行
寶寶吐奶后,如果馬上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好在吐后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溫開水。
7,吐奶后的幾次喂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喂奶次數可以增加。
總結: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胃容量是很小的,在哺乳的時候要注意不要一次性給寶寶喂食太多。用奶瓶的話也要注意奶嘴的選擇,喂奶的時候注意孩子的姿勢等都能減少寶寶吐奶的現象出現。小編還給大家總結了幾種寶寶吐奶之后的處理方法,新媽媽們趕緊學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