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父母不應該在看見他們吃手抓東西往嘴里塞的時候打擊、批評寶寶,更不需要反應過激,這樣有可能更加強孩子對這個動作的注意力。所以,輕描淡寫、有技巧的轉移視線為好。
可以試試安撫奶嘴。安撫奶嘴對口腔敏感期的寶寶來說是比較適合的,能幫助寶寶緩和情緒,起到安撫作用。
寶寶吃手有什么害處
手:寶寶常吃手,小手浸泡在口水里,受到牙齒的壓迫,時間一久容易出現手指蛻皮、腫脹、感染、變形。牙:小手放在嘴里,影響出牙,時間一久可能會引起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齒閉合不良。
衛生:寶寶的小手東摸西動,粘了不少臟東西,一吃手,臟東西就入口了,容易引起腹瀉、感染寄生蟲等。
心理:如果寶寶形成了吃手的壞習慣,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容易產生緊張、焦慮、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緒情感,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
一般來說,吸手指并沒有不好,但是必須謹慎觀察所帶來的影響,不要讓寶寶因為過分吸手指而影響到日后的健康。
1.在吸手指的過程中,如果剛好遇到恒齒生長,因為吸手指時所用力的方向,會讓牙齒照著不正確的方向生長,進而影響牙齒的排列、咬合,容易引發口腔問題。
2.由于施力方向不當,嘴巴的上、下顎可能會因此變形。
3.臉的外觀會隨著咬合不正確而變形,寶寶也許會因此被嘲笑,從而產生自卑等不好的情緒。
4.因為牙齒排列不整齊,講話會漏風或咬字不清,造成講話不清。
5.可能會把病菌帶入嘴巴,寶寶容易得感冒或腸胃炎。
防止寶寶吃手的妙招
妙招1
多給寶寶玩具多讓寶寶用手去拉、扯玩具,例如懸吊玩具、手搖鈴等,可提升寶寶的手部能力。他會自然而然地明白,手不是只能放進嘴里,還可以拿、抓、扯,而且做這些動作會比吸吮手指來得更有成就感,于是慢慢就會減少將手放在嘴里的動作。
妙招2
提升認知能力讓寶寶多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東西,比如看看花、樹、車子,同時跟他說說話。一方面可以帶著寶寶牙牙學語,另一方面也能讓寶寶多接受周圍事物的刺激,增加他對其他方面的注意力,以免有事沒事只想著去吸吮手指。
妙招3
用生動表情來糾正在和寶寶進行溝通時,注意要使用孩子所能夠理解的表情、姿勢和語言。當寶寶開始出現不好的行為時,要用比較嚴厲的語氣、表情和手勢來矯正寶寶的行為。例如對寶寶說:"不可以把手手放進嘴巴!"同時還可做出搖手或搖頭的動作,以表示這是不好的行為。
提示:注意對癥下藥,嚴防操之過急嬰兒在口欲期是需要被滿足的,如此才不致于造成長大后的心理不平衡及缺乏安全感。當然,也不能讓吸吮手指成為長久的習慣,在糾正或幫助寶寶戒除吸手指的習慣時,應該循序漸進找對方法,千萬不要因為太過緊張而導致寶寶產生心理壓力。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不能操之過急,盡量不要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寶寶,先分析吸吮手指的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才能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結語:對于寶寶吃手是不是聰明的變現。其實嬰兒大腦的發育都是需要很多感覺來刺激信息輸入的,而吃手就是嬰兒自己完成觸覺、味覺、嗅覺刺激的一種方式,這些刺激恰恰可以有效地促進寶寶神經功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