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以用有趣的餐具,如帶天線寶寶圖案的勺子等,將孩子注意力轉移到餐具上。
(3)和孩子玩過家家,教他“炒菜”“做飯”,然后學習自己吃飯。
2、飯前不吃零食
通常寶寶會在兩餐中間肚子餓而想要吃零食,這時候爸媽要能狠下心,堅守不在正餐前給寶寶吃零食的原則,這就能提高寶寶吃正餐時的食欲。當他哭鬧個不停的時候,爸媽可以多陪他玩一下,讓他忘記餓。
3、不要責罵孩子
不應該責罵孩子,不要強迫他吃飯,不然他就會覺得吃飯是一件不愉快的事。當吃飯變成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時,他自然就不喜歡吃飯了,這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可不好。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好好吃飯,不妨晚點再給他吃。等他真正餓了,再要求他乖乖坐著吃飯,也能逐漸養成他對吃飯的興趣和專心度。
4、養成好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吃飯不能玩玩具的習慣,尤其是吃飯之前好不要玩玩具。在吃飯前可以培養孩子放下自己的玩具幫著媽媽端菜,讓大家都就座,然后才和大家一起吃飯的習慣。
冬季的飲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會選擇冬季進補,寶寶也不例外。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寶寶在冬季的時候飲食都需要注意哪些吧。
1.提供增加熱量的食物
冬天氣候寒冷,為了適應外界的寒冷環境,人體需要更多的熱能。而小寶貝由于皮下脂肪少,皮膚毛細血管豐富,相對體重來說,體表面積又較大,所以身體熱能更容易散失,這時就需要更多的熱量來補充身體消耗的能量。媽媽要多給寶貝準備含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比較充足的食物,包括各種肉、蛋、奶制品、豆制品等。
2.提供增強御寒能力的食物
寒冷時,人體為了適應低溫氣候環境,尿液中肌酸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線粒體內氧化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參與。 富含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的食物,通過甲基轉移作用,可以提供一系列耐寒所必需的甲基,所以這類食物可以幫助人體增強耐寒能力。
富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蛋白質、海藻類食品、芝麻、葵花子、乳制品、葉類蔬菜等。
冬季人體尿量增多,而一些無機鹽,如鈉、鉀、鐵等。也隨尿排出增多,所以還應該多給寶貝準備富含鈣、鐵、鈉等礦物質的食物,如蝦米、蝦皮、動物內臟、骨頭湯等。根莖類蔬菜含無機鹽也較多,如胡蘿卜、百合、山芋、藕、青菜及大白菜等。
3.預防寶貝冬季缺乏維生素
冬季,寶貝的戶外活動減少了,直接曬太陽的時間相對短了,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相比其他季節,寶貝在冬季吃的蔬菜和水果品種相對也比較單一,這都容易導致寶貝冬季缺乏維生素。因此,冬天要有意識地給寶寶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魚肝油、蛋黃、瘦肉、大米、面粉、玉米、各種新鮮蔬菜、柑橘類水果、杏仁、綠豆、紅豆、牛奶等。
結語:喂養方式不當以及飯前給孩子吃太多的零食,都是導致孩子不吃飯的主要原因。在寶寶發生不愿意吃飯的情況時,我們可以將飯菜“打扮”一下,讓寶寶產生吃飯的興趣,給孩子用一些有趣的餐具也是幫助寶寶提高吃飯興趣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