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寶寶不聽話,讓他干嘛不干嘛,特別大一點的孩子叛逆心理更強,在充分的了解了爸爸媽媽之后,知道爸爸媽媽不會揍他就更加肆無忌憚。那么孩子不聽話怎么辦才好?哪些教育方法才能夠讓孩子變乖一點呢?下面和小編一起學習下。
孩子不聽話原因
要想孩子聽話就要先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要什么,做什么能讓孩子開心。有些家長說孩子去年的時候還我說什么就什么的,今天就開始唱反調了。這其實和孩子的運動能力發展是有關系的。孩子的身體活動空間不斷擴大,知道自己可以去嘗試一些新的事情。
當爸爸媽媽們不想要讓孩子嘗試,就會有了抵觸心理,孩子就會開始鬧脾氣。這就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另一方滿,孩子也是在不斷長大的,孩子的情商也在不斷提高。自我意識的發展,讓孩子懂得反抗,當一些事情讓孩子感受到了挫折,那么孩子就會開始反抗。
除此之外,有些孩子也會存在好奇心,當孩子的好奇心表現讓爸爸媽媽責備,那么就會讓孩子的心里很不滿,從而出現反抗的情況。
孩子不聽話指導方法
孩子不聽話,重要的在于教。有些爸爸媽媽的管教態度過于強硬,這僅僅會加重孩子的抵觸心理,讓孩子變得更為叛逆。在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做好指導是為重要的。
1.有規則
要想管好孩子要在生活中訂好規則,比如吃飯不能看電視,寫作業要9點之前完成等。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變得比較不乖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也可以在生活中設立規則,讓孩子能夠得到獎勵,這就有了遵守規則的動力。
另外,讓孩子能夠遵守規則。在要求孩子遵守規則的時候,爸爸媽媽的態度要溫和,不能太過于強硬,否則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的。
2.榜樣
當我們為孩子的生活圈子設立規則的時候,有些孩子還是不懂得去遵守規則。這也是存在的,畢竟孩子是比較多動的。因此,除了為孩子設立規則,還是要注意設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很神奇的,孩子為了做得更好,也會開始模仿,學習也可以從模仿開始。比如怎么收好玩具,怎么收拾自己的床鋪等等。
3.嚴肅警告
對于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夠都采用溫和的方式。為了能夠讓孩子有更多的警惕心理,爸爸媽媽們也要在適當的時候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態度要嚴肅,對于孩子的錯誤行為做出嚴肅批評,這樣孩子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會逐漸減少自己的錯誤行為。
4.耐心講解
我們有些家長在和孩子講道理或者講解題目的時候總是沒有耐心,還沒幾分鐘就開始吼了,讓孩子很不舒服。家長耐心指導孩子,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多次指導之后,也會逐漸約束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