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嬰兒進行口腔護理的時候,不少家長因為用力不當或使用粗糙的用具而導致嬰兒的口腔受損,嬰兒口腔受損會很容易引發全身,因此家長們在給嬰兒進行口腔護理時真的要格外小心謹慎。進行嬰兒口腔護理要注意以下事項:
1、整個新生兒期,應多點喂溫開水給寶寶喝,寶寶喝多點水可以清洗口腔。無論母乳或人工喂養,每次吃完奶,都要養成喝水的習慣,尤其是寶寶發燒、感冒時,更應勤喂溫開水。
2、嚴格保持奶頭、奶具的衛生。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保持乳頭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和乳頭,擦試乳頭的毛巾要先用熱水消毒。人工喂養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徹底沖洗干凈后再使用。
3、人工喂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者吃吃停停時,媽媽不能用橡皮奶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催促寶寶吸吮,這樣頻繁操作,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4、沖調的奶粉溫度要適當,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試一下溫度。如果奶溫較高,很容易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嬰兒口腔有點白是怎么回事
很多家長在喂養嬰兒的時候會經常發現嬰兒的口腔有點白,不知道這是正常情況還是病態而因此非常緊張。碰到嬰兒口腔有點白的情況時,家長們可以先用棉簽輕輕去檫,如果檫掉,創面沒有紅色,那一般就是吃奶粉留下的奶詬,就不用處理。如果檫去后創面是紅色的,而且影響吃奶,那么你的寶寶是患了鵝口瘡。
鵝口瘡又被稱為雪口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鵝口瘡多見于新生兒、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兒。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時奶頭不潔及污染的乳具感染。碰到嬰兒有鵝口瘡的癥狀時,家長可以用2%蘇打水溶液少許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簽蘸1%龍膽紫涂在口腔中,每天l—2次。或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萬單位)溶于10毫升冷開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
另外,家長還要注意密切觀察嬰兒的病情變化。如果嬰兒有輕度發熱,煩躁不安的癥狀,應馬上送去醫院。若發現嬰兒口腔粘膜上有乳凝塊樣物,向咽部以下蔓延,也應送醫院治療,以防止發生呼吸困難等嚴重并發癥。慢慢的在寶寶不哭鬧的情況下進行護理。而且一定要選擇對合適的工具。然后要讓寶寶多喝水,保持奶頭或者奶瓶的清潔衛生。就能很好的預防寶寶口腔疾病的發生。
總結:嬰兒的口腔需要護理嗎?答案是需要的。媽媽們可以偶爾的給寶寶進行口腔的清潔,但是不能過于頻繁。國語頻繁對于寶寶口腔的發育也是非常不好。媽媽們在給寶寶護理口腔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動作的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