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算發燒?
兒童的體溫在36.2℃~38℃為正常。一般定義:肛溫高于37.8℃,口溫高于37.3℃,腋溫高于36.8℃為發燒。
發熱的分度
一般采用:37.5~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0.4℃為高熱;40.5℃以上為超高熱。低熱一般不需要處理,中度發熱需要物理降溫,超高熱物理和藥物一起使用。
一發燒就要馬上退燒嗎?
發燒是一個警訊,它在通知你身體有某部位生病了。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診斷,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分析發燒的形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此外,發燒本身還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發燒是不必急著退燒的。不過,大多數醫生贊成適度的退燒。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加速能量的消耗。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分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嬰幼兒發生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發燒引起傷害是不必要的。發燒是一種癥狀、情況但絕非疾病。發燒并不會對人體有什么破壞。
發燒會燒壞腦袋嗎?
發高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
只有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腦質本身受病毒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父母不必過于驚慌。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癥的可能比較高,應特別警惕。至于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是41.6℃,超過這一極限,腦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但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
總結:發燒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尋找病因,對癥治療。但需注意感染有無惡化或發生并發癥的情形,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活動力差、高燒不退、不肯進食、抽搐等,應盡速就醫。寶寶發燒了不會講話就只會用哭來表達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注意寶寶細節,用心去觀察,千萬不要有病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