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兒吃奶量:新生兒可視體重的大小吃適宜量的奶,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以后可根據消化能力增長情況,逐漸增加奶量,直到滿月的時候,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的奶,喂的次數要減少。
一個月嬰兒奶量:一個月左右的寶寶是按需喂養的,寶寶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吃飽奶的寶寶在兩次喂奶之間會很滿足、安靜,通常會睡3—4個小時,沒有吃飽就會哭鬧。一般每日喂6~7次,每次間隔3.5~4小時,每頓約吃80~120毫升左右。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個月嬰兒奶量: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個月嬰兒奶量: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喂奶量為三至五個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個月吃200~250毫升,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喂輔助食物。
六至九個月嬰兒奶量:每四小時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中糖量逐漸減少。
九至十二個月嬰兒奶量: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輔食。
1、厭奶期通常寶寶在3-6個月的時候會一段時間厭奶。關于厭奶的原因目前仍不得而知。因此如果遇到寶寶厭奶的,爸爸媽媽要特別注意寶寶的用餐狀況,避免造成生長發育不良的狀況。若寶寶厭奶狀況嚴重到影響其健康,亦可請醫生開立藥物,幫助寶寶的腸胃蠕動、增加食欲。
2、肚子脹氣寶寶如果肚子脹氣則會因此而減少進食。脹氣一般是喝奶過程中,因奶瓶孔過大或是姿勢不正確,導致吸入過多空氣,致使寶寶產生脹氣的不適感。在經由按摩或是阻卻導致脹氣的原因,寶寶的厭奶癥狀即可獲得改善。
3、身體不舒服如果寶寶有感冒或是腸胃炎等不適癥狀的時候會影響其食欲。這種狀況會隨著疾病好轉而逐漸獲得改善,只需注意生病時期應把握清淡飲食的原則。
4、便秘:便秘對于奶粉喂養的寶寶來說比較常見。如果寶寶便秘會引起肚子不舒服,從而減少吃奶甚至拒絕吃奶。
5、轉奶方法不當寶寶在由母乳向奶粉轉換或者更換奶粉品種的時候,會有不適感而減少進奶量。因此給寶寶轉奶不能太突然,要慢慢過渡,待寶寶完全接受新品種后,就用新奶粉取代舊奶粉。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轉奶期間,不要添加其他新輔食。而如果寶寶有感冒、發燒,拉肚子、起皮疹等癥狀時不能轉奶。
6、寶寶吃奶時注意力分散給寶寶喂奶好選擇在寶寶情緒平和的時候,另外好在安靜的環境里喂奶。喂奶前半小時好不要和寶寶斗樂玩耍,讓寶寶慢慢安靜下來,便于進入吃奶狀態。喂奶的時候應該關掉電視、音響、電話、手機,家人也不要隨意在寶寶身邊走動,以保證房間的安靜。
7、奶嘴選得不好有的寶寶會因為奶嘴不適合自己而對吃奶產生抗拒。因此給寶寶選奶嘴一定要留意奶嘴的設計,根據月齡選擇好奶嘴的材質、形狀、型號,以適合寶寶的需要。
8、食欲不好有時季節的變化會導致寶寶的食欲變差。如很多寶寶在夏天比較炎熱的時候就會缺乏食欲。可以通過每天讓寶寶多運動如爬行、伸胳膊、抓東西等,以促進寶寶胃腸道蠕動,增強食欲。
如何解決寶寶吃奶少
因為造成寶寶吃奶少的原因比較多,因此爸爸媽媽們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癥狀,找到合適的方法對癥下藥。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解決
1:創造安靜的喂奶環境寶寶在嘈雜的環境中容易分心導致吃奶不多,因此喂寶寶的時候要選擇比較安靜的環境。
2:喂奶的爸爸媽媽要保持輕松爸爸媽媽在喂奶時要面帶笑容,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因為寶寶會感受到喂食者緊繃的情緒,而影響其食欲。
3:改變喂養方式如果發現寶寶有厭奶癥狀的,千萬不能強迫寶寶喝奶。可以嘗試通過少量多餐的方式,讓寶寶慢慢增加進奶量。
4:藥物治療如果寶寶吃奶少是因為肚子脹氣、便秘、感冒發燒等引起的,要去醫院檢查后根據醫生開的藥物來治療。通常寶寶病狀消失后即可恢復正常吃奶。
5:給寶寶增加適量的輔食如果寶寶吃奶少了,可以適當給寶寶增加輔食,如各種蔬菜葉、米糊、果汁等。輔食不僅可以保證寶寶因吃奶少而減少的營養,還有助于改善寶寶便秘等情況。
結語: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白白胖胖的,所以如果發現寶寶吃的比較少,那么很多的家長就會變得很擔心。如果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吃的比較少,那么一定要注意好好的喂養!這樣有利于寶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