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怎么辦
發燒可以由很多因素引起的,年齡階層不同的寶寶發燒原因都不一樣。小于3個月的嬰兒發燒,以細菌感染常見,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癥,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于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因此,需要簡單判斷寶寶的發燒程度,以便及時就醫。
懷疑嬰兒發燒,首先要給嬰兒測量體溫,確切了解嬰兒體溫的高低,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嬰兒體溫在38.5℃以內,不必吃退燒藥,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溫。如果嬰兒體溫較高,又沒有到吃退燒藥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溫。具體方法是:用溫水蘸濕毛巾,擰得稍干后,給寶寶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窩、腋窩、頸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幾下,以微紅為宜。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溫,因為寶寶的皮膚嬌嫩,酒精容易吸收入體內,會引起嬰兒煩躁、哭鬧。
如果嬰兒體溫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熱藥。給寶寶使用退熱藥物應嚴格按體重服用。寶寶常用的退燒藥物有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需要注意,4個月以下的小嬰兒不宜使用退熱藥,只需多喂水、解松包被或適當減少衣服散熱即可,如果體溫降不下來,要帶嬰兒去醫院看醫生。
發燒的物理降溫方法
因為嬰兒剛來到這世界不久,身體各方面還沒發育成熟,比較脆弱。因為抵抗力比較差,因此嬰兒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而導致發燒等。我們發燒的時候經常會食用發燒藥來退燒,但是嬰兒身體更方面還沒適應,一般不建議服用退燒藥。碰到嬰兒發燒,如果體溫不超過38.5℃,一般建議采取物理降溫。發燒的物理降溫方法有如下幾種: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頭部冷敷適合小兒的一般發熱,體溫并不特別高的孩子。
2、溫水擦拭或溫水浴:洗澡能幫助散熱。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3、熱水泡腳: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酒精擦浴:適用于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5、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后放置于枕部。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
結語:不管是什么樣的發燒都需要及時的降溫退燒,很多的媽媽們不希望寶寶吃藥,其實及時的給寶寶降溫才是重要的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給寶寶退燒的常識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照顧寶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