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低鈣血癥是新生兒很容易患上的疾病,大家對于新生兒低鈣血癥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講一講新生兒低鈣血癥癥狀、診斷、以及治療措施等,各位家長好留個心。
概述
血液中總鈣的正常濃度是2.5mmol/L(10mg/dl),當血鈣總量低于1.75~2mmol/L(7.0~8.0mg/dl)或游離鈣低于0.9mmol/L(3.5mg/dl)時稱低鈣血癥(hypocalcemia),是新生兒驚厥的重要原因之一。
診斷
1.母孕期可能有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壓,早產兒及有窒息史者多見。
2.多于生后數小時至2日發病,有不安、驚跳、肢體震顫、喉痙攣、驚厥等。發作間期小兒一般狀況良好。
3.血鈣低于3.5mmol/L(7mg/dl)或游離鈣低于1.75mmol/L(3.5mg/dl)。
治療措施
鈣劑治療有特效。出現者用10%葡萄糖酸鈣,劑量每次1.0~2.0ml/kg,用5%葡萄糖液釋釋一倍后靜脈緩注,速度一分鐘不超過1ml,必要時6~8小時后重復用量一次。在治療過程中需注意心率,如在80次/min以下則停止注射。要防止藥物溢出血管外,以免發生組織壞死。驚厥停止后改為口服鈣劑,每次0.25g,一日2~3次,維持血鈣在正常范圍內,晚期低血癥的小兒,宜改用母乳或配方乳喂養。
甲狀旁功能低下所致的驚厥不易控制,除用鈣劑外,可加用大劑量維生素D 10000~25000IU/d,或用二氫速固醇(dihydrotachysterol)0.05~0.1mg/d,4~5天后改隔日或隔二日一次,療程可達2~14個月,以助尿磷排泄,以上兩種治療需常查血鈣,維持總血鈣稍低于2.5mmol/L,以免血鈣過高沉積在腎臟。
低鈣驚厥可伴低血鎂癥,治療則在用葡萄糖鈣后加靜滴2.5%硫酸鎂,每次2~4ml,每日一次,否則驚厥不易停止,一般注射1~2日后即可止驚,以后改為口服10%硫酸鎂,濃度不宜過高,每次1~2ml/kg,每日2~3次,共5~7日。血鎂過高抑制呼吸,此時可靜注10%葡萄糖酸鈣,每次1~2ml/kg。早產兒不應肌注硫酸鎂,以免發生局部壞死。
病因學
鈣的平衡主要依靠甲狀旁腺和降鈣素(calcitonin)的調節,如調節功能不正常,或胎兒貯鈣不足或出生后磷進入量過多都可引起代鈣血癥,具體病因如下:
1.早期低鈣血癥發生在出生后2天內,多由于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抑制所致,因在妊娠后期孕母血中的鈣經胎盤主動輸入胎兒的量增加,抑制了甲狀旁腺功能。低出生體重兒、窒息和患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新生兒甲狀旁腺功能比足月正常新生兒差,鈣的貯存量又少,發病率較高。有人主伙剛出生后的幾天內血中降鈣素較高,和低血鈣也有關。早期發病者的血鈣常低于1.75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