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早晚溫差較大,很多的寶寶都容易出現拉稀的癥狀,嬰兒拉稀怎么辦呢?首先媽媽們要清楚嬰兒拉稀是怎么回事,然后才能對癥治療哦!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嬰兒拉稀水怎么辦才好呢,趕緊來看看吧!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預防嬰兒腹瀉3個措施
嬰兒拉肚子的預防方法
母乳喂養可防腹瀉。尤以出生后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應提倡母乳喂養。 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腹瀉。
用碗勺代替奶瓶。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導致小兒腹瀉。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
及時補液防脫水。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脫水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
接下來,再來看看嬰兒拉肚子的治療方法吧。
嬰兒拉肚子的治療方法
調整及控制飲食:給予消化道適當休息,減輕其負擔。可以暫停添加輔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適當減少哺乳量及哺乳次數或延長兩次哺乳之間的時間。
母乳喂養的母親在嬰兒腹瀉期間飲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飲用溫開水一碗,切勿輕易斷母乳。在喂奶時盡量讓嬰兒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后部分含脂肪較多的母乳。
人工喂養的嬰兒應吃脫脂奶粉或將牛奶燒開冷卻后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燒煮反復脫脂3次就成了脫脂奶。腹瀉較重者,要減少奶量并用水稀釋。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或l/2份米湯,必要時可用l份牛乳加l份水或米湯稀釋。待嬰兒腹瀉好轉后逐漸增加直至全奶。
如果孩子腹瀉現象嚴重就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哦。
首先,我們要區分寶寶拉肚子是屬于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那么,怎么來區分呢?一般生理性腹瀉多發生在母乳喂養的寶寶身上,寶寶體重增加穩定,精神狀態好,不影響食欲。而病理性的腹瀉,一般會有水便分離的現象,寶寶的精神狀態差,經常哭鬧,體重增加受到影響,或增加不明顯、或不增加甚至還會降低。如果是生理性腹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媽媽需要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不要吃的過于油膩,否則可能會加重寶寶腹瀉的情況。另外,寶寶大便的次數多,容易發生紅屁屁。每次大便后一定要給寶寶清洗臀部,尤其是肛門及肛門周圍,清洗后干凈的棉布或者紗布蘸干,不要用力擦。如果肛門有發紅的現象可以給寶寶涂一點香油,沒有發紅的現在也可以少抹一點香油來預防。近有研究顯示,護臀霜里面的某種物質,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寶寶成年后的生育能力下降,所以,這里我們不提倡使用護臀霜。如果寶寶生理性腹瀉特別嚴重,可以考慮給寶寶吃一點調節腸道的功能的小藥,比如消化酶類的藥,或者是活性菌類的。因為這兩類藥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
如果是病理性的腹瀉,會對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可以考慮就醫,并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藥物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來盡快治愈寶寶的腹瀉,以便使寶寶盡快恢復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