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腸胃不好就會導致寶寶吃得少、胃口差、便秘以及腹瀉等,媽媽們可不要忽視這些腸胃的小毛病哦。寶寶的腸胃不好不僅會沒有食欲,還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癥狀,而營養不良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發育。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寶寶的腸胃呢?
由于寶寶的腸胃和消化功能還比較弱,所以寶寶可能經常出現脹氣不適、排泄不順等狀況,當寶寶腸胃不好時,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乳糖耐受性、正確添加輔食等幫助維護寶寶的腸胃機能。
1、首先觀察孩子是否是乳糖耐受性差,腸胃易脹氣
乳糖的耐受性體制是會遺傳的,根據統計,約有30%~50%的亞洲人有乳糖不耐情形,其中10%的乳糖不耐患者程度較為嚴重,攝取乳制品后容易脹氣不適,消化吸收不好,也容易腹瀉,而這種體質會遺傳給寶寶。
如果經過醫師檢查評估之后,確認寶寶有乳糖不耐情形,就須考慮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的配方奶,以改善乳糖不耐的情形,避免增加腸胃負擔。
2、其次是正確地添加輔食
通常寶寶在滿4~6個月大期間,將開始接觸母乳或者牛奶以外的食物。新手媽媽應避免過晚添加輔食,若是全母乳哺喂,則建議在6個月大之后添加,但不可晚于9個月大。因為6個月之后母乳中的鐵質含量不足寶寶身體所需,若只是純母乳哺喂至9個月大,而沒有其他的營養來源,寶寶易有缺鐵性貧血。
喝配方奶的寶寶,可從4個月大開始添加輔食。第一次添加輔食,須注意應該避免給寶寶喝果汁,建議可以從米糊、米果開始。待寶寶6個月大,吞咽功能較好之后,就可直接嘗試果泥、蛋黃、稀飯、魚等半固體食物。
鑒于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很多媽媽會將果汁當作輔食給寶寶喝。不過,如果想要攝取水果中的營養,建議吃果泥不要喝果汁。一方面是因為果汁容易攝取過量,而且果汁含糖分高,空腹喝糖水容易造成寶寶腸胃脹氣不適,同時,也容易養成寶寶不愛喝水的不良飲食習慣。
寶寶剛開始吃輔食時,需要時間來適應不同的進食方式,這是腸胃調整的必經階段,所以,媽媽們別因為寶寶吃得不好、吐出來,就不讓寶寶繼續嘗試。大約嘗試2周之后,寶寶就會逐漸適應。
而且盡量各種食物都讓寶寶嘗嘗看,每種食物嘗試3~5天之后再更換,在這段期間接觸過各種食物的寶寶,滿周歲以后比較不會挑食。
寶寶腸胃調理的注意事項
1、食品要干凈
病從口入,很多腸胃病都是因為吃到了不干凈的食物而致。另外很多慢性病的形成也都和腸胃的問題有關,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食品的干凈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