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水將火澆滅,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溝內。
3.迅速臥倒后,慢慢在地上滾動,壓滅火焰。傷員衣服著火時不要站立、奔跑、呼叫,以防增加頭面部燒傷或吸入性損傷。
4.迅速離開密閉和通風不良的現場,以免發生吸入性損傷和窒息。
5.用身邊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大衣、棉被等迅速覆蓋著火處,使與空氣隔絕而滅火。
6.熱力燒傷后及時冷療能阻止熱力繼續作用而使創面加深,并可減輕疼痛、減少滲出和水腫。因此如有條件,熱力燒傷滅火宜盡早進行冷療,越早效果越好。
方法是將燒傷創面在自來水龍頭下淋洗或浸入清潔冷水中(水溫以傷員能耐受為準,一般為15-20℃,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塊),或用清潔冷(冰)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于創面。
冷療的時間無明確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療停止后不再有劇痛為止,多需0.5~1小時或更長。冷療一般適用于中小面積燒傷,特別是四肢的燒傷。
7.酸堿燒傷的嚴重程度除酸堿的性質和濃度外,多與接觸時間有關。因此無論何種酸堿燒傷,均應立即用大量清潔水沖洗至少30分鐘以上,一方面可沖淡和清除殘留的酸堿,另一方面作為冷療的一種方式,可減輕疼痛。
注意開始用水量即應夠大,迅速將殘余酸堿從創面沖盡。頭面部酸堿燒傷時,應首先注意眼,尤其是角膜有無燒傷,并優先予以沖洗。
8.電燒傷急救時,應立即切斷電源,拉開電閘或用不導電的物品(木棒或竹器等)撥開電源,并撲滅著火衣服。在未切斷電源以前,急救者切記不要接觸傷員,以免自身觸電。
滅火后,如發現傷員呼吸心跳停止,應在現場立即行體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搶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復后,及時轉送就近醫院進一步處理;或在繼續進行心肺復蘇的同時,將傷員迅速轉送到近的醫療單位進行處理。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燒傷的相關內容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大家平時在家好常備一個滅火器,這樣要是家里發生火災或是有人員燒傷的時候能及時控制火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