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頭部冰枕或冰袋冷敷
有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小兒頭部冰枕或冰袋,內含特殊凝膠,使用前放入冰箱中冷藏,取出后可持續保持較低溫度,使用時枕在寶貝頭下或者冰敷額頭,特別適用于發燒溫度較高的情況。
應注意6個月內的寶貝好不要使用冰枕或冰袋,以免降溫過快、過低。
4、溫水擦浴或洗溫水澡
媽咪可用溫濕的毛巾給寶貝擦身,特別是頭部、四肢、腋下、腹股溝(大腿根部)、腘窩等處,通過水分蒸發,促進皮膚散熱。寶貝發燒時,很多媽咪和老人都會使勁捂著怕寶貝凍著。其實如果室溫合適,給寶貝洗個溫水澡是幫助降溫的不錯選擇之一。如果寶貝發展到高熱,可用酒精擦浴四肢和背部的方式,幫助寶貝盡快降溫,但好應由醫護人員或在醫生指導下操作。
使用退熱藥
1、有小寶貝的家庭,媽咪應常備退熱藥
退燒藥應該選擇大品牌有小藍帽的,如果寶貝經常感冒、發燒,建議好多準備一些為好。
2、一旦寶貝體溫超過38.5℃,就應及時給寶貝服用退熱藥
特別是有過高熱驚厥史的寶貝,更要稍提早用藥。注意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上的劑量或根據醫生處方建議的劑量給藥。
服用一種退熱藥后,如果熱度不退,應間隔4-6小時,才可以服用第二次。
如果寶貝持續發燒,前面提到的兩類退熱藥可以交替使用,這樣既不用等4-6小時,又可減輕藥物的副作用。
3、如果發燒程度得到控制,就說明藥物有效
但不可操之過急,為了讓寶貝盡快降溫,而隨意增加用藥劑量。有些疾病如幼兒急疹,有高熱3天后熱退疹出的特點,在發燒期間應盡量控制體溫在38.5℃以下。如果是普通感冒,癥狀緩解,體溫降至38℃以下后,可停用退熱藥。
家長對寶寶發燒的誤區
誤區1:孩子感覺發熱就是發燒了
事實:兒童感覺到熱的原因有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剛從溫暖的被窩中出來,或在熱天處于戶外等,都會使身體發熱。但這些情況下,孩子的皮膚溫度在10—20分鐘內就能恢復正常。當以上原因被排除時,如果孩子仍感到發熱或不舒服,則有80%的可能是真的發燒了。
誤區2:發燒對身體有害
事實:發燒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身體保護機制之一。普通發燒(37.8—40℃)可以幫助生病兒童抵抗體內感染,通常是對身體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