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煮蘿卜水
白蘿卜洗凈,切4—5薄片,放入小鍋內,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燒開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等水稍涼后再給寶寶喝,此方治療風熱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錯的,2歲以內的寶寶收到的效果更好。
改善小兒夜間咳嗽吃什么
1.蘿卜姜片湯
材料
蘿卜一個,姜一塊,冰糖一兩。
做法
蘿卜和姜都要切片,燒水至水沸,放入冰糖等到融化的時候,放入蘿卜片5片,姜片5片,小火熬制半小時即可飲用。
小兒咳嗽怎么辦
急性期小兒肺炎在經過正規的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之后,病情都能得到控制,日趨康復。但有部分患兒由于素體虛弱或感邪深重,正氣受損,機體不能迅速復元,或無力清除余邪而致病情遷延日久不愈。
臨床可見咳嗽不斷,喉間可以聞及痰聲轆轆,自汗、盜汗,胃口不佳,甚至病情反復,影響了小兒的生長發育。中醫的一些特色治療,可以激發患兒免疫機能,調整機體陰陽平衡,清除余邪,使患兒能夠盡快康復。
中藥口服
中藥能夠充分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根據小兒的生理特點,結合每個小朋友肺炎后期的實際情況來調配,可謂是“量身定做”。隨著現代科技發展,中藥劑型也多種多樣。除了有傳統的煎煮的中草藥飲片,還有只需用開水沖泡的中藥劑型。劑型變化的同時,減少了中藥“苦”味,讓小朋友相對容易接受。
膏方
中醫認為“虛則補之”,小兒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的生理特點,有虛證的小兒是可以進補的。除了一些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的患兒和形瘦面黃、食欲不振、身材矮小、多汗的4周歲以上患兒可予膏方進補之外,對于一些反復、多次罹患肺炎的患兒也同樣適用。
穴位敷貼
穴位貼敷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治療疾病依據祖國醫學的經絡學說。選取一定的穴位,貼敷某些藥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藥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發揮明顯的藥理作用。夏季有“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貼,采用特制敷貼粉,做成特定的劑型敷于天突穴、大椎穴、神闕穴、膻中穴,具有溫經通絡、祛瘀化痰、改善肺部循環的作用。
耳穴治療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耳與臟腑經絡有著密切的關系。各臟腑組織在耳廓均有相應的反應區(耳穴)。刺激耳穴,對相應的臟腑有一定的調治作用。對于肺炎的兒童,我們常選取“肺、脾、腎、神門、氣管”等穴位,以宣肺、健脾、補腎,止咳化痰。
結語:對于治療小兒咳嗽我們要注意一些小方法,但是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如何去預防小兒咳嗽,這樣我們才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孩子茁壯的成長,相信介紹了那么多關于孩子夜間咳嗽的治療方法,對大家以后遇到一些問題都會有很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