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的癥狀
1、輕癥
這種類型的患兒主要的表現就是每天大便五至八次,這時候寶寶需要注意的就是,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的癥狀,寶寶的胃口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寶寶就會出現食欲不振、消瘦。
2、中度腹瀉
這時候寶寶大便的次數就比較多了,可以回每天大便十次,大便的性狀是一些稀水樣的帶有泡沫、聞起來氣味酸且臭,可能寶寶還會出現中度發燒。
3、重癥
這時候的寶寶就會腹瀉頻繁,每天大便的次數達到了八至十五次,大便的性狀呈水樣、帶有泡沫、量多,氣味上有酸臭味,同時寶寶的情緒會變得煩躁,并且還會因為發燒、嗜睡、精神萎靡,甚至嚴重的患兒還會出現昏迷、驚厥,并且會血絲黏液便,一些不滿一周歲的寶寶的前囟門凹陷,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往往還會出現脫水。情況十分危急,因為出現脫水就會出現皮膚及嘴唇干燥等。
寶寶腹瀉注意事項
小兒腹瀉,千萬別做的三件事
一、腹瀉后馬上要止瀉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腹瀉后上吐下瀉,身體十分虛弱,就會給孩子采取立即止瀉方式。其實腹瀉是腸道排泄廢物的一種自我保護性反應,通過腹瀉可以排除病菌等有害物。所以,腹瀉并不一定就是壞事。治療腹瀉重點應該是找到腹瀉的原因并解決掉,而不是單純的止瀉。
在寶寶出現腹瀉狀況后,應當在不刻意止瀉的前提下,注意預防脫水并及時補充營養,以及針對腹瀉原因適當用藥。
二、腹瀉要用抗生素
寶寶腹瀉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隨后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寶寶出現腹瀉,媽媽們不要太著急,有時間可以咨詢下鴿子醫生。
很多媽媽此時會選擇給寶寶服用抗生素。但事實上,70%的急性水樣便腹瀉寶寶不必使用抗生素,一般可以服用腸黏膜保護劑,可以固定吸附有害病菌及其毒素,使病原物不易侵入腸壁,保護并促進腸黏膜再生修復。濫用抗菌藥物會造成細菌耐藥菌株不斷增多,同時還可繼發腸道菌群失調、霉菌性腸炎等,使腹瀉病遷延或加重。
哪種腹瀉類型要服用抗生素呢?需要抗生素治療的腹瀉有:菌痢、霍亂、嬰幼兒沙門菌腸炎、各種重癥腹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腹瀉。通常來講,如果大便帶膿血,就需要使用抗生素;12歲以下的腹瀉患兒,突然發熱,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肌肉發緊,這樣的痢疾,也要使用抗生素。
三、寶寶腹瀉后要禁食
對于寶寶急性腹瀉,長輩們的做法常常是要給孩子禁食。但較長時間饑餓,不僅不利于患兒營養的維持,并且如果原來有營養不良者,其營養狀況將更進一步惡化,還會影響腸粘膜修復、更新,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復感染,后導致“腹瀉,營養不良,再次腹瀉”的惡性循環。
有些患兒還會因禁食饑餓而哭鬧不止,甚至發生低血糖,體重明顯減輕等癥狀。目前的主張是對急性腹瀉應繼續母乳喂食。繼續喂食的寶寶食欲恢復快,腹瀉和嘔吐次數并未因此而增加,且體力恢復早,抗病力較強,有利于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