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腹瀉的家庭護理方法
腹瀉是孩子常見的疾病之一,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家長如何正確護理腹瀉的寶寶呢?
1、注意護理好寶寶的臀部
小兒腹瀉后,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嚴重者局部破潰、發炎。因此,對小嬰兒要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溫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避免用紙巾或濕布用力擦拭,以免造成局部皮膚損傷。如果臀部已經發紅,應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軟膏。
2、給患兒適當的易消化飲食
寶寶腹瀉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食物,如瓜果、飲料、油炸食物等;而應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湯、菜湯、米粥、不含乳糖的牛奶等。
3、給患兒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
對于小嬰兒宜提倡母乳喂養,對大一點的孩子要鼓勵孩子多飲水,具體配制方法是:開水500ml加兩小勺白糖及半啤酒瓶蓋鹽;或米湯500ml加半啤酒瓶蓋鹽。這兩種液體,均應少量多次服用,以免嘔吐而影響療效。
4、注意個人衛生
家長在護理過生病的寶寶后要及時洗手,以免細菌或病毒再污染別處,反復感染。
5、孩子腹瀉時家長需要記錄和關心一些問題
包括腹瀉前有無不適表現、是否有發熱、嘔吐、是否精神萎靡嗜睡;腹瀉次數和顏色、性狀;排尿量和間隔時間,特別是就診前后一次排尿時間;預防脫水可少量多次飲淡糖鹽水,若4小時內沒有排尿,應該到醫院輸液;體溫超過38.5℃時服用退燒藥;留取大便標本置于小瓶、小盒或保鮮膜內,排便后2小時內送到醫院檢測,檢查項目除了大便常規,還要有輪狀病毒抗原,根據情況還應做大便細菌培養。
當孩子腹瀉時,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瘦了,這主要是由于進食減少,胃腸吸收功能減退,排泄增多所導致。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體重減輕3-5%左右,煩躁不安、不喜歡玩耍、疲憊、口渴明顯、前囟眼窩凹陷,小便少而黃,就要警惕可能出現脫水跡象,這時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絕大多數嬰幼兒都經歷過腹瀉病,癥狀有輕有重,科學的家庭護理至關重要。在喂養上,病程初期當孩子頻繁嘔吐時可以適當禁食數小時,如果有陣發性哭鬧癥狀還要警惕腸套疊。當嘔吐癥狀有改善,要鼓勵孩子多進食,可小量多餐,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如奶、米湯、粥,避免食用高蛋白食物,如海鮮、雞蛋等,不吃生冷的、油膩食物。可喂食燉蘋果,因其含有豐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止瀉作用。
可適當補充元素鋅,市面上有多種鋅混合制劑,但每種鋅元素含量不同,不能單純根據說明書推薦用量,往往計量偏小,達不到治療效果。補充鋅可改善腸黏膜結構的完整性,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提升腸黏膜對鈉元素和水的吸收能力,連續補充10-14天,可有效降低之后3個月腹瀉病發生率。
此外,家庭可予非處方用藥,如腸道粘膜保護劑和補充腸道益生菌,不能盲目給予成人的止瀉藥,以免腸道病毒移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