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怎么補鈣
孩子缺鈣,著急的父母驚慌失措,隨大流跟著廣告選擇補鈣制劑,但是盲目補鈣可能會出現過量補鈣、重復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等錯誤做法,終反倒影響寶寶胃口。那么,該如何正確地給孩子補鈣呢?
1.在醫生指導下,藥物補鈣
家長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使用這些藥物。教授提醒,使用補鈣藥物的同時,不要忘記了補充維生素D。
鈣質需要維生素D,才能被小腸吸收,經由血液運送到孩子的骨骼肌肉、大腦神經。所以,可同時服用魚肝油丸輔助補鈣(魚肝油主要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A,以促進生長,塑造良好的骨、齒,并預防軟骨病)。
2.佳調養方法:曬太陽
注意在對孩子進行藥物補鈣同時,讓孩子多曬太陽,有助于增強效果。好多孩子都是因為缺乏曬太陽而缺鈣。
“現在孩子白天在幼兒園或學校里,絕大多數的時間都關在教室里,部分學校戶外用地缺乏,即使來到外面的操場上,城市高樓林立,能有幾絲陽光惠及到咱們的孩子呢?我認為曬太陽對現代人來講,簡直就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成教授談到,類似在溫和的陽光下踩自行車,或坐在有陽光的院子里發呆,都是一種通過“曬太陽”而進行的養生。缺鈣的孩子佳的健康調養方法就是曬太陽。他戲稱:“等你們把孩子曬成‘奧巴馬’,就不用擔心他們缺鈣了。”
3.食療補鈣,多吃魚蝦、喝牛奶
兒童時,隨著骨骼的生長,需鈣量也相應要增加。一般1~10歲的孩子,每人每日需要1克的鈣;10~15歲需要1.2~1.5克。據統計,男孩在15~16歲,女孩在13~15歲時體內鈣的增加數量高。
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給兒童、青少年補鈣可以提高其骨密度,從而延緩其發生骨質丟失的速度。補鈣簡單的就是多吃含鈣質較豐富的食物,比如魚蝦、豬脆骨、雞蛋、牛奶等。其中,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
同時,豆類和種子食物也能提供豐富的鈣質,像黃豆、芝麻、蓮子、棗、葡萄干、松籽、葵花籽、開心果等都是很好的補鈣食物。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含大量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
4.脾胃調養不好,吃什么都沒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家長給孩子吃了很多補品或補藥。結果孩子還是體弱多病,反復呼吸道感染,經常感冒發熱、鼻炎、爛牙、盜汗、消瘦,家長們為此非常煩惱。
如果脾胃的健康調養工作做不到位,腸道對營養物質(包括鈣離子)的吸收就很少,那么,即使趕頭牛到孩子的肚子里,也同樣會被當做便便排出,孩子還是胖不起來。這就是兒童健康調養工作的重要性。
兒童健康調養包括“心、肝、脾、肺、腎”五臟的調養,人體“陰陽、氣血、寒熱、虛實”八綱的調養,人體保健特區的調養等。
以兒童補鈣來說,首先要把脾胃調理好,可用太子參、蟲草花等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