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怎么加才靠譜
如何為寶寶添加輔食,成為很多爸爸媽媽心中的一大顧慮。給寶寶添加輔食很有必要,有些爸媽可能會想,是不是早點讓寶寶吃到輔食會更好一些呢?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邀請了西安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委員、國家一級營養師湯俊,為廣大家長們解答相關問題。
添加輔食不宜過早
之前,有很多教材告訴我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應該是4-6個月。但是,據2015年8月2日中國營養學會推出的《嬰兒喂養指南》(0-6個月)中明確規定,嬰兒添加輔食的時間不應當小于6個月,如果寶寶發育過快,需要經過專業醫院的專業醫生進行指導。在湯俊看來,國家之所以將輔食添加時間推遲到六個月后,主要是因為目前嬰幼兒過敏呈高發趨勢。寶寶早期腸胃發育不完全,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很容易造成寶寶過敏。
一次一種不宜過多
湯俊指出,家長們應當按照谷類、蔬菜、水果、肉蛋這樣的順序給寶寶添加輔食。添加輔食千萬不能求急求快,一下子按照成人的需求來。要一樣一樣加,從一種到多種,從少量到多量。剛開始可以選擇一種新的輔食一天給寶寶喂兩次,每次不超過1/4勺。在這種輔食添加5—7天之后,如果寶寶沒有過敏反應,方可給寶寶添加下一種輔食。千萬不能求之過急。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寶寶出現食物過敏的現象。一旦寶寶出現過敏,家長們可以很快判斷出寶寶的過敏源。
反復確認不宜草率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輔食后要注意觀察寶寶有無過敏反應,如皮膚紅腫、濕疹,或消化道不適,如腹瀉等情況,出現類似情況應停止添加這種輔食;嬰兒患病或有消化不良情況時應暫緩增添新輔食。此外,不能因為寶寶出現過一次輕微不適癥狀就草率判斷寶寶對該種食物過敏,應當在一周后再次添加這種食物,如果類似的循環經過兩三次后,寶寶依然對這種食物有不良反應,方可確定寶寶有可能對該食物過敏。雞蛋、花生(或者干果)以及貝類是容易導致寶寶過敏的三種食物,家長們在給寶寶食用這類食物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分段添加不宜過快
寶寶輔食除了在種類上不宜添加過多過快,在輔食的形狀上也應當遵循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軟到硬、由淡到濃的原則,逐漸過渡,便于寶寶慢慢適應。一開始,可以添加一些液體的輔食、如米粉、蔬菜汁等,隨后可以添加一些泥狀物,如一些蔬菜、水果糊糊、爛面條之類。接下來可以添加一些細小的固體食物。專家指出,我們并不是要求一定在什么年齡段給寶寶加什么東西,這個需要家長們結合寶寶的個人情況,因人而宜的制定適合寶寶的輔食,添加進度。由于我們在寶寶喂養方面一直都是憑借經驗以及一些老人們的言傳身教。但現代科技發展很快不,斷有新的研究出現很,多原本是正確的觀點如,今看來已經不再科學。為此我,們特邀專家為我們糾正一些給寶寶輔食喂養上常見的問題。
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添加蛋黃?錯誤!
不少家長喜歡把蛋黃當成是寶寶的第一輔食,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這是因為母乳中鐵含量較低,無法滿足6個月寶寶鐵的需求量,缺鐵風險上升,蛋黃中雖然含鐵量較高,但由于鐵會與蛋黃中的卵黃磷蛋白結合而導致吸收率非常的低,僅有3%左右。較蛋黃而言,米粉具有過敏風險低、容易消化吸收、寶寶容易接受的三大優勢。因此,建議選擇正規品牌的含鐵米粉作為寶寶的第一輔食。
給寶寶添加輔食越碎越好?錯誤!
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給1歲及以上的孩子一直保持流食或者半流食的喂養狀態,這是非常錯誤的。專家指出,早期寶寶口腔肌肉的訓練非常重要,咀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口腔活動,與神經肌肉的協調有關。適當性狀的輔食有利于誘發口腔肌肉的主動活動,可促進語言的發育。因此,喂食適當性狀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當然,保障進食安全是前提,切勿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