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母親太過營養
媽媽生完小孩后,的確需要滋補,因為母親在懷孕及生育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體能和營養,中醫上認為是氣虛加血虛,需要大量的產后調養。但是母親在坐月子的過程也是哺乳期。母子關系在胎兒脫離母體后通過哺乳來維系。當然也有撫摩等。媽媽通過乳汁將營養、免疫,也包括細菌、病毒。如若媽媽的營養過剩或大魚大肉的導致乳汁內脂肪堆積,乳汁過厚就會導致寶寶消化不了或吐或瀉或積,出現營養不良。進而出現寶寶偏瘦、體質下降、疾病百生。
4、是先天不良
不管是呼吸道疾病還是消化道疾病,都是粘膜免疫功能太弱所導致。呼吸道粘膜有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在外來細菌的侵襲下會自動免疫防御。比如咳嗽就是一種防御功能的反映。消化道也一樣。粘膜會通過咯痰把細菌排除,還有自身的免疫。有些小兒經常性犯病,后只能通過中藥來增強體質,還有鍛煉。
針對寶寶營養不良的情況,家長該怎么做
一、西藥治療
1、治療期間宜予以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或維生素B族等藥物。其他輔助治療如苯丙酸諾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時給予足量蛋白質類飲食。
2、一般認為嬰兒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為好的食品基礎。年齡稍大可根據當地習用食品加添固體食物以提高熱卡供給,如無腹瀉、嘔吐,早期即給予每天每公斤190熱卡,逐漸增至200熱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類。
3、少量多次輸血、輸血漿,行靜脈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盤血多量多次灌腸。
4、頑固病例可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針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