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顱內出血
顱內出血會壓迫腦神經組織,誘發抽搐以及偏癱等癥狀。一般情況下,少量顱內出血會建議采取止血藥物和高壓氧治療,而大量顱內出血則需要進行手術清除。
八、局部性的如腓腸肌痙攣
大量運動過后容易出現小腿抽搐。小腿抽搐常由于急劇運動或工作疲勞或脛部劇烈扭擰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覺時出現。
九、腦膜炎、腦炎等腦部感染
腦部感染除了會出現抽搐外,還常伴隨高燒不退、頭痛、頸部僵硬、嘔吐、食欲下降、嗜睡等癥狀。而熱性痙攣,抽搐前多半無明顯生病癥狀,有時抽搐發生后才發現小孩有發燒。
小兒抽搐的癥狀
1、全身強直性抽搐
全身肌肉強直,一陣陣抽動,呈角弓反張(頭后仰,全身向后彎呈弓形),雙眼上翻或凝視,神志不清。
2、局限性抽搐
僅局部肌肉抽動,如僅一側肢體抽動,或面肌抽動,或手指、腳趾抽動,或眼球轉動,眼球震顫、眨眼動作、凝視等。大多神志不清。以上抽風的時尚可為幾秒鐘或數分鐘,嚴重者達數分鐘或反復發作,抽風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者稱驚厥的持續狀態。
3、高熱驚厥
主要見于6個月到4歲小兒在高熱時發生抽搐。高熱驚厥發作為時短暫,抽后神志恢復快,多發生在發熱的早期,在一次患病發熱中,常只發作一次抽風,可以排除腦內疾病及其它嚴重病疾,且熱退后一周作腦電圖正常。
小兒發燒抽搐的原因
任何引起發熱的原因,例如病毒、細菌、支原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變態反應、內分泌代謝障礙、體溫調節功能失調等等引起突發高熱都有可能使小兒發生抽搐,但高熱以感染為多,內分泌紊亂致高熱則較罕見。
由于小兒發育尚不完善,發熱時就容易引起大腦功能紊亂而出現意識不清、全身抽搐等癥狀,反復的抽搐發作可導致腦細胞損傷,影響小兒智力的發育,所以不管是何種原因引起的發熱,都應予以合理的降溫,避免體溫過高而引起抽搐。一般小兒發燒到39攝氏度以上才容易發生抽搐,但也有個別小兒38攝氏度也可發生抽搐,甚至不發熱也發生抽搐,這與小兒的全身情況,特別是缺鈣或患有癲癇等因素有關。那些初起為高熱驚厥,后來低熱甚至不發熱也抽搐,那就不是一般的熱驚,必須請醫生診查。
小兒發燒抽搐怎么辦
家庭救護措施一般家長不可能對小孩發熱抽搐的原因作出準確的診斷,但卻應該及時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
1、要保持鎮靜,盡量減少對患兒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喚,應讓小兒平臥,頭偏一側,松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口腔唾液及嘔吐物返流入氣管內,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用拇指按壓正在抽搐患兒的人中穴(在人中的中部稍偏上),有可能一時止住抽搐,但應配合物理降溫,才能防止再抽搐。
3、用冷毛巾濕敷頭部或頭枕冰袋,患兒清醒時也可用溫水浴(水溫30~40攝氏度),或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的辦法來降低體溫,達到預防抽搐的目的。在不明病因的情況下,自行口服退熱藥有可能掩蓋病情,不利于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而物理降溫較為安全可行。如控制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下,則絕大多數患兒不會再抽搐。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小兒抽搐的一些原因以及小兒抽搐的一些癥狀。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小兒抽搐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發現了高熱是小兒抽搐的注意原因。所以,在平時生活的時候,一定要多寶寶多加呵護,避免高燒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