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超過40℃時
溫酒精拭浴
用溫酒精擦浴可降低全身的溫度,要注意一定要用“溫水”加上70%的酒精,以1:1的比例稀釋,稀釋后的水溫約為37到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寶寶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到10分鐘,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循環到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再重復第二次,如此重復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且體溫超過40℃以上不易退時使用。
寒顫時
適當增加衣服,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出汗時
適當減少衣物,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小孩發燒超過38.5或39度,目光呆滯,立即送醫院。如果39度以下,又哭又鬧,就沒事。給他補充天然維生素C(VC好不要空腹吃)或加上其它天然營養素更好,提高免疫力,自然就好。
總體時間,比吃藥打針好的快,而且沒有副作用。
并且當下次溫度下降或遇上容易感冒的環境時,他沒那么容易感冒。因為上次是他身體親自戰勝了病毒,已經產生了抗體。
而溫度較高時,免疫細胞才更容易殺滅病毒。突然的降溫,退燒,令到免疫細胞驟然減少。
身體剛剛將體溫調上去,又被人為降下去,剛剛要將一大批的病毒殺死,恢復正常。結果免疫細胞大降,病毒反而比以前增多。
反復降溫反復發燒,身體拼命得調體溫,要將病治好。人完全再跟它做對抗的事情。所以現在的小孩子一個感冒一個多月不好,拼命的掛吊水,結果下次稍有一點兒風吹草動又感冒了。
比如,乙肝疫苗,實際注射的就是微量的乙肝病毒,讓身體免疫細胞親自消滅病毒,產生抗體。
日常注意良好生活及飲食,提高免疫力,少感冒發燒就沒事的。即便發燒了,懂得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才能真正幫 到孩子。否則害了他都不知道。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發燒
發熱是指寶寶體溫的異常升高,媽媽的手不是體溫計,不能準確測量寶寶的體溫;
而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應為36℃~37℃,只有超過37.4℃才可以認為是發熱。所以,上述兩種媽媽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但是,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也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
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后,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癥狀
結語:通過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對于6個月的寶寶發燒也是知道怎么辦了吧,6個月的寶寶身體素質還比較低下,需要家長細心的照料,在平時做好防范措施,盡量讓寶寶少生病,這樣不但對寶寶好,也讓父母減輕了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