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種容易產生腹瀉的季節,往往一到秋天,就會有許多人出現腹瀉的狀況,尤其的小兒更容易產生秋季腹瀉。那如何治療小兒秋季腹瀉呢?小兒秋季腹瀉的癥狀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啊。有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小兒秋季腹瀉病因
秋天出現腹瀉的狀況是很多小兒都會發生的。那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小兒秋季腹瀉的呢?相信這是很多家長所疑惑的。那我們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小兒秋季腹瀉的病因吧。
1、輪狀病毒感染
主要由于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多發生于人工喂養兒,喂養時所用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這種情況多發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為高峰。
2、溫差大
秋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3、消化系統不成熟
因為小兒正處于發育的階段,所以消化系統并不是很完善,因此,這個時期給小兒喂養一些高營養的食物,會導致小兒產生腹瀉的癥狀。
4、免疫功能不成熟
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后,易造成腹瀉。
1、發病年齡低
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由于由于小兒胃腸功能較弱,胃腸道抵抗力差,易感此病毒。
2、起病急
寶寶會伴有高燒38-39.5℃、咳嗽、流鼻涕、咽部疼痛等感冒癥狀。
3、頻繁嘔吐
當小兒發生秋季腹瀉的餓時候,一般都會出現頻繁的嘔吐現象,把胃中的食物以及營養物質都吐了出來。
4、腹瀉次數多
寶寶患了秋季腹瀉后,大便少則一天5、6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
小兒患秋季腹瀉后合理飲食和適當用藥,可縮短病程,很快恢復,則對小兒健康影響不大。如果處理不當,常并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危及患兒生命;或者導致病情遷延,造成患兒營養不良,影響患兒生長發育。所以,家長有必要了解掌握一些小兒腹瀉的家庭治療護理方法。
腹瀉病的治療原則
①預防脫水。
②糾正脫水。
③繼續飲。
④合理用藥。
根據以上原則,病情輕、無明顯脫水的患兒在家庭治療,可采取以下措施。重癥需到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