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寶寶長高的錯誤做法
一些家長自己本身長得挺高的,但是自己的寶寶在發育完成后卻比自己矮,有的甚至比自己矮很多,就像是小矮人。其實,孩子的身高,除了基因,后天有幾個錯誤的做法也會阻礙到他長高。爸爸媽媽們快來看看有沒有犯下面這些錯吧。
錯誤做法一:早早叫醒寶寶
妨礙指數:★★★★★
許多爸爸媽媽都是上班一族,而看到近期各大校車事故之后,父母更加是不放心讓寶寶自個出門了。為了讓學齡前的寶寶能準時安全地上學,父母也要自己親自帶他們入校門,而父母自己這邊還得準時上班不遲到,就要委屈寶寶早早起床了。
但是,你是否知道。事情往往是不可能兩全其美的,孩子要長高個子,特別在春天這個寶寶成長的季節,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因為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后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
睡眠對寶寶大腦的發育、腦功能的恢復、記憶力的增強和鞏固,也都有良好的作用。有的家長不懂得睡眠的意義,白天寶寶在興奮中不肯睡覺,就放任他隨意玩耍,到晚上,把寶寶哄睡了,又忙著看電視或做一些白天沒做完的事。這樣既不能滿足寶寶充足的睡眠時間,又不能給寶寶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使寶寶的睡眠得不到保障,影響身體成長。所以,不要以為寶寶早睡就行,早早叫寶寶起床也是寶寶長高的一個大忌。
錯誤做法二:發育前忽視寶寶身高
妨礙指數:★★★★
許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寶寶身高平常都只是比別人矮那么一點,直到別家的寶寶都已經發育了,自己的寶寶還是沒有長高,以為只是寶寶發育比較晚。拖了幾年,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寶寶的骨齡只差一點就全部閉合了,已經沒有辦法再糾正身高問題了。
現在有許多只有1.4米左右的孩子大概都是因為父母對他們身高的忽視。關注孩子的身高越早越好,特別是對遺傳背景不佳(即父母身高都不很理想),或者有身高特殊意愿的寶寶而言,在他們出生時就應該開始特別關注,因為寶寶在母親子宮內的營養及發育狀況,會直接影響其出生后的生長發育。合理的營養、科學的運動和定期檢查,是保證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錯誤做法三:強迫寶寶運動
妨礙指數:★★★
想讓寶寶長得高,運動是必須的,家長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去培養寶寶的運動興趣,這樣寶寶才會多運動多鍛煉,自然也就能長得更高。但是幫助寶寶長高也要注意適當和適量,更要確保寶寶在運動過程中的安全。千萬不要盲目地運動,不科學的運動方式只會對寶寶的成長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所以,在這里小編就為大家獻上一句箴言,運動要適度。適當的運動可以使寶寶不斷地生長,而過度的運動則會受到反效果。寶寶的肌肉會因為過度伸展而失去彈性,反而限制了寶寶的生長。
要切實的了解寶寶的運動量。了解多大的運動量才適合寶寶,為寶寶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才能更好地長高。那怎樣可以知道寶寶適合多大的運動量呢?
嘗試給寶寶安排一個運動項目,給寶寶測一下心律并記錄下來,再讓寶寶開始運動,運動結束后再測一下寶寶的心率變化,如果加快不超過寶寶原有心率的一倍,并在停止運動后,心率很快就恢復了,這種量的運動就是對寶寶是適合的。
當然,只要家長細心,多加觀察,就會找到適合寶寶的佳運動量。
錯誤做法四:沒有定期做生長監測
妨礙指數:★★
寶寶的生長速度是判斷是否有生長障礙直接、簡便的有效方法,通過不同時期內連續測定身高,就可以看出身高的生長速度是否正常。對寶寶身高觀察和監護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堅持、持續,任務還是很重的。因為,3-13歲是治療矮小的黃金時段,家長好從寶寶一出生就定期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進行監測和比較。
我國兒童身高增長城鄉差別不大,一般規律是在嬰兒期長得很快,比如一個寶寶如果出生的時候是50厘米,第一年會長25到28厘米,第二年大概長10到12厘米,第三年長6到8厘米。三歲以后,到青春期前大概每年平均長5到6厘米。到青春期開始的時候,生長速度又加快了。只有好好地監測,寶寶長高個子有才更大的希望。
結語:兒童的健康關系著每個家庭的幸福和諧,家長們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所以平時一定要多多了解這些兒童保健常識!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兒童增高的飲食調理妙招能夠幫助大家哦,也要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