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退熱的食療方
1、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服用的雙花飲
取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將金銀花、菊花加水煮15分鐘,取汁當茶飲。有清熱解毒作用。
2、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服用的生姜紅糖粥
生姜3片,紅糖12克,粳米50克。將米加水煮粥,將生姜、紅糖加入到滾粥中,熱服。有發汗祛風寒作用。
3、適合1歲以上寶寶服用的冬瓜荷葉湯
取冬瓜250克,荷葉1張。將冬瓜洗凈,連皮切塊。荷葉切碎,加水煮湯,湯成后去荷葉加鹽喝湯。有清熱化痰、除煩解渴、利尿的作用。
三招及時發現寶寶發燒
一摸:平時經常摸摸寶寶的小手和頸部后面,既可知道寶寶體溫是否正常,更重要的也可以了解寶寶的衣著是否合適。用手大致感覺出了寶寶的體溫異常,可用你的額角接觸寶寶的額角,如果明顯感覺寶寶的額頭比你的熱,那么寶寶多半是發燒了。
二看:如果寶寶臉部潮紅、嘴唇干熱、哭鬧不安,或者沒有食欲時,寶寶很可能是發熱了。發熱時身體的水分消耗較大,如果寶寶的小便比平時的尿量少,且小便發黃、顏色較深,寶寶也可能體溫增高了。
三測: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是確切的。學齡前寶寶好不要用口腔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
寶寶發燒了怎么處理
1. 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熱,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癥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2. 幫孩子物理降溫。
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酒精擦浴:適用于高熱降溫。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 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4. 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給發熱寶寶用藥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熱度不退,再次服藥需間隔4-6小時。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用量不可太大。退熱藥只是在寶寶發熱時才有退熱作用,寶寶不發熱時,服用退熱藥并無預防發熱的作用。在給寶寶服用退熱藥后,如果寶寶出汗較多,要及時給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