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的飲食原則
寶寶發燒后,家長要面臨很多難題。發燒寶寶食欲下降也是其中之一,要怎么辦呢?
寶寶感冒發燒時往往食欲減退,胃腸消化功能下降。發燒時寶寶心跳和呼吸加快,出汗多,身體表面的水分蒸發增加,使寶寶對水分和營養物質的需要量也增加,這就產生了矛盾。針對這種情況該怎樣給寶寶安排飲食呢?
首先,發燒時寶寶的食欲下降是正常現象,父母不必過于著急,關鍵還是要給寶寶盡快把病治好,病好了寶寶自然會恢復胃口。發燒時可根據寶寶的食欲,為寶寶安排平時食量的70%即可。水分則應充分滿足。
吃母乳的小嬰兒應該堅持母乳喂養,寶寶能吃多少就喂多少。添加的輔食或為寶寶準備的飯菜應選擇易于寶寶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比如:酸奶、牛奶、藕粉、大米稀粥、小米粥、雞蛋羹等。可以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喂給寶寶。每餐之間還可添加一些西瓜汁、綠豆湯水等給寶寶喝。
一般情況下,只要燒一退,身體不是那么難受了,寶寶就可能會感到饑餓,主動要東西吃。此時可以根據寶寶食欲好轉的情況,安排寶寶的飲食逐漸從流食轉向半流食和軟食。但這時寶寶的消化機能尚未完全恢復,大人不能一高興就一下子給寶寶安排肉呀魚呀之類不太容易消化的固體食物。應該給寶寶做一些清淡可口的面片湯、雞湯掛面、肉末菜粥、素餡的小餛飩、小包子等。
等寶寶完全恢復后,為了彌補寶寶生病期間所虧損的營養需要量,恢復體力,可以每天以少吃多餐方式,給寶寶加一次餐,每餐之間間隔不宜太短,一般以3小時以上為宜,這時寶寶腸胃功能仍較弱,雖可以開始和平時一樣進食各種食品,但一定不能過量,以免加重寶寶消化系統的負擔。
有的醫生還建議,發燒期間暫時不要給寶寶吃雞蛋,因為雞蛋清中含有某種致敏物質,可能會引起一些寶寶的過敏反應。平時身體健康時有可能不發作,而發燒時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會有反應。
下面,一起來看看發燒寶寶的飲食調理吧。
寶寶發燒的飲食安排
1、水分
水勝過藥,發熱身體出汗多,勤喂溫水進行補充很有必要。半歲以內嬰兒,繼續采用母乳喂養。母乳易消化,能保證營養需求,可補充水分。人工喂養,可喂稀釋全脂奶,即2份奶粉加1份水(2:l),此時嬰兒雖然奶量減少些,但補充了水分,更利于幼兒消化吸收。
幼兒發熱宜以飲白開水,可適當喂些白開水,以補充人體的維生素C,增強抗病。飲水量的保持口唇滋潤力度,不必過多。
2、流食
發熱幼兒,飲食調理以流食為主,如奶類、藕粉、奶類(少油)等。也可喝些綠豆湯、冰西瓜、以助降溫,利尿抗病。
但對伴有腹瀉的幼兒(6個月以內),抵抗力差,胃的蠕動弱,冒粘膜耐受性差,則冷飲不利于身體康復,應禁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