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吐奶時可以喝水嗎
嬰兒吐奶絕大多數是由于喂養不當引起的。如喂奶不定時,有時吃得太多,有時又進食不夠,使胃的運動缺乏規律性;喂奶前后如哭鬧,奶頭眼兒太大,吃奶時會吸進大量空氣,當空氣由胃溢出時就把奶帶出來,造成嘔吐。因此,嬰兒嘔吐先要在喂養方法上找原因,如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之后就不吐了,那說明嘔吐就是喂養不當引起的。
如果嬰兒因為吐奶而導致體重急劇減輕,或者邊吐邊咳嗽,或是嘔吐物呈現褐色或綠色,或呈噴射狀吐了70—80厘米遠,這些很有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征兆。大多數的嬰兒都是快樂的嘔吐者,如果寶寶吐奶吐得十分難受,很有可能就是食道發炎了,爸媽需要及時帶嬰兒到醫院治療。
如果是胃扭轉,就是胃翻了一個個兒,底朝上、口朝下。在醫院里讓嬰兒吞一口造影劑,在X線透視下就能清楚地看到這種現象。治療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喂奶時不要讓嬰兒躺著吃,讓他取立位,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就能使扭轉的胃逐漸恢復正常位置,嘔吐也就停止了。
嬰兒吐奶后,如果馬上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好在吐后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嬰兒喂些水。吐奶后,每次喂奶數量也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嬰兒咳嗽吐奶怎么辦
嬰兒吐奶分為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如果是生理性吐奶而寶寶食欲、精神、體重都屬于正常指標的,不須理會,寶寶到8個月左右大就會恢復正常。如果是感冒、發燒、腹瀉等原因引起的咳嗽吐奶,就要及時看醫生啦。那么,嬰兒咳嗽吐奶怎么辦?
寶寶的抵抗力比較弱,在成長過程中經常容易發生咳嗽從而引起吐奶的情況。如果媽媽們在咳嗽發生時就及時做出適宜處理,幫助寶寶減輕癥狀,就能避免嬰兒咳嗽吐奶。
1、媽媽采用正確的喂奶姿勢。喂奶時,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讓吸進胃里的奶自然的流入小腸,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喂奶后一定要給寶寶拍嗝,讓寶寶把吸進去的空氣拍出來,然后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寶寶吃奶后不要馬上仰臥,應先側臥一會兒,再改為仰臥的姿勢。每次喂奶量不要太多,間隔時間也不宜太短。
2、媽媽可以用一些小方法來緩解寶寶的咳嗽。
(1)協助寶寶咳嗽:寶寶清醒時咳嗽,將寶寶抱起來,撫摸寶寶的背部,睡著時咳嗽,可把寶寶上半身跟頭部抬高點,讓寶寶左右側睡交替進行,這樣有利于鼻子的分泌物的排出。咳嗽的寶寶喂奶后不要馬上躺下睡覺,防止因為咳嗽而吐奶。
(2)給寶寶吸入溫濕空氣:寶寶房間溫度以20℃為宜,室內濕度應維持在60%~65%,冬春季干燥,可在房間使用加濕器加濕或在室內晾濕毛巾等。
(3)熱水袋敷背止咳:在熱水袋中灌滿40℃左右的熱水,擰緊蓋子,在熱水袋外面用薄毛巾包好,敷于寶寶背部靠近肺的位置,可以加速驅寒,很快能夠止住寶寶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