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發燒是怎么回事
寶寶經常發燒主要是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容易發高燒或者出現服藥退燒后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冷氣機的溫度設定,正常的時候,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嬰幼兒肛溫大約在37.5℃,上下變動1℃左右。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36.8℃,上下變動0.5℃。
如果設定溫度提高,例如人體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熱素”,就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產生某些細菌毒素,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許多爸媽也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1、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后、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2、疾病因素
(1)小于3個月的嬰兒發燒
以細菌感染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癥。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大于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F象。
小孩經常發燒護理
爸媽日常能做到的是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體發育情況給予足夠的營養,及時合理均衡地添加輔食。
在保證營養到位后,就能積極預防和治療某些營養性疾病,如佝僂病,其與肺炎的發生及治療的效果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每一個季節都會有高發的疾病,春季要注意肺炎的防護。
預防疾病更有效的方法是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堅持多帶孩子或督促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加強身體鍛煉,以增強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